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紧紧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以“昆仑2024”专项行动为牵引,全力“护企安商”,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问题,加强联合执法、行刑衔接,强化线索摸排、大案攻坚,亮出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利剑”,严厉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集中侦破一批大要案件、抓获了一批制假售假犯罪分子、捣毁了一批制假售假“黑窝点”“黑工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民警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联合开展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检查。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供图
强化破案攻坚 摧毁犯罪网络
2024年6月,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侦破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打掉一个涉及28个省、市级“产供运销”4层级的犯罪网络,查封电商平台售假网店21家,捣毁生产窝点1处,查实已销往全国假冒知名品牌电视机2万余单,现场查获尚未销售的假冒国内外知名品牌电视机400余台,涉案金额达5000万余元。
据统计,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65起。其中,兰州“6·06”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金昌“6·02”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定西“5·1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酒泉陈某妍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机油案等均被列为省级督办案件;部省督办案件16起。公安部对我省成功侦办的3起案件专门发来贺电予以表扬,并将兰州“6·06”、酒泉“5·17”专案列为“全国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崇信县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资料图)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 供图
强化宣传震慑 营造良好氛围
2024年4月26日,省公安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日活动,向市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3万余份。各地公安同步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通过拉设横幅、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多种形式,围绕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侵权假冒问题开展集中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尊重知识产权,自觉抵制盗版,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为预防、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2024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切实发挥“宣传第二战场”的作用,主动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不间断开展“以案释法”等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公布举报电话,全面征集犯罪线索。全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部门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民辅警深入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等,走访宣传法律政策;通过在电视、报纸、新媒体平台上制作专题片、开设栏目等,对公安机关打击环食药犯罪典型案例进行系列宣传报道,形成浓厚的严打氛围。
打击纵深推进 优化营商环境
2024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通过不断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及时通报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难点问题,推动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等执法共识,提升执法办案能力,确保专项打击纵深推进,形成了“上下联动、资源共享、联动预警、协同作战”的环食药安全治理新格局。
全省公安机关严打侵犯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商业秘密犯罪;严厉打击“瘦身”电缆、燃气产品、消防器材、建筑材料、学生用品、儿童玩具、电动汽车和配件假冒伪劣犯罪活动以及文学领域侵权假冒犯罪,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同烟草部门扎实开展“铸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烟草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权利人合法权益,努力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平安甘肃贡献公安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