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坚持“预警在先、劝阻为要、打防结合”的工作理念,积极构建“大数据精准预警+铁脚板上门劝阻”反诈工作机制,依托智慧警务赋能精准预警,融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群众防诈“免疫力”,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织密预警防控“智慧网”
“多亏你们及时劝阻,要不然就把钱转给骗子了。”3月10日,城关派出所成功拦截劝阻一起电信网络诈骗。
针对反诈预警见面劝阻工作,城关派出所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预警精度,以“面对面”拦截守住最后防线,实现诈骗行为“提前感知、精准锁定”。持续深化警种部门联动协作,依托县公安局反诈平台,对涉诈信息进行深度研判,一旦系统触发预警,综合指挥室立即将预警信息推送至值班民警,同步标注受害人位置、疑似诈骗类型、风险等级,建立“高危、中危、低危”三级预警响应机制,形成“派出所+社区+家属”三方联动干预,对高风险预警对象启动“见面劝阻”程序,确保预警信息“不过夜、不延误”。
今年以来,城关派出所成功劝阻电信诈骗案件6起,紧急止付资金30余万元。
全域延伸宣传“无死角”
“遇到可疑电话,要及时向民警咨询。”近日,城关派出所“反诈宣讲队”在超市、快递点张贴“反诈包裹贴”“菜篮警示贴”,并温馨提醒群众。
城关派出所结合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创新推出“反诈夜市”活动,打造“1+3+N”反诈联盟,联合社区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在辖区步行街设置反诈宣传摊位,通过“反诈盲盒抽奖”趣味互动,吸引1000余名群众参与,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
与此同时,打破传统宣传模式,动态调整宣传策略,积极探索“大数据+网格化”新路径,推动反诈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实现从“等案发生”到“未案先防”、从“单向宣传”到“全民共治”,全力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绘制电诈案件“热力图”
城关派出所聚焦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将科技赋能与基层警务深度融合,建立“日研判、周通报、月考核”机制,成立反诈攻坚专队,通过整合110接处警、受立案等数据,绘制电诈案件“热力图”,制定《反诈精准宣传工作方案》,动态调整宣传重点区域和人群,实现“发案即预警、预警即行动”。
持续深化智慧警务应用,全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实现预警信息“秒级响应”,并深入开展反诈宣传“进家庭、进企业、进校园”活动,针对独居老人、全职宝妈、在校学生等重点群体开展“敲门行动”,上门开展“一对一”反诈辅导,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等方式增强群众防骗意识,着力打造“全链条反诈、全时空阻诈、全社会防诈”新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