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一标N实”赋能社会治理 ——徽县公安推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4-07 15:02:21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徽县公安局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以完善“一标N实”基础信息为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发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作用,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支撑,推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走深走实。

厚植根基 工作合力更加坚实

3月28日,在村社干部的注视下,民警操作无人机对城关镇先农街、南河村的“三口一屋”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拓宽了工作视野,强化了辖区立体影像。

“快看,我们怎么没想到刘某某家闲置的那块地,如果动员张、王两家买下来,那道路问题不就解决了?”张、王两家在新建房屋时因道路纠纷,导致工作停滞,多部门调解无果,经常发生争执。近日,在民警、村社干部的协调下,两家合资买下了刘某某空置地,重新规划了地基,道路纠纷圆满解决。

“一标N实”工作之初,城关派出所付佳向镇政府汇报了辖区治安形势、问题短板,对进一步做好基层治理进行交流探讨并达成共识,形成党政主抓、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综合治理工作格局,推动基础信息全量采集、工作无缝衔接,对各类基础数据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应用,为平安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延伸触角 纠纷调解更加高效

“正值花期,寒流可能影响受粉和坐果率,要准备人工受粉,加强保暖防冻工作。”通过交流,既拉近了警民关系,也解决了群众“见面难”“不配合”等问题。

  民警在接待群众、处警办案、巡逻检查、调查走访等工作中,落实“工作即采集”常态机制,随时随地采集录入信息,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村社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一标N实”信息采集维护工作,引导群众自主申报信息,预约时间错时采集信息,做到应采尽采、应核尽核、应录尽录。同时,民警在采集信息过程中还排查掌握基层矛盾纠纷苗头,对提前介入化解矛盾纠纷起到了积极作用。

3月17日,民警在“一标N实”信息采集工作中了解到,李某和张某两家因地界问题发生矛盾,遂立即联系村社干部,从法、理、情等方面对双方进行开解劝导,最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信息共享 防范治理更富成效

“加强‘一标N实’与情报预警、防诈止损等技战法的融合应用,大幅提升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数据核查、手段合成、深度研判应用的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提升了破案效率。”刑侦大队民警说。

聚焦基层实际,深耕主动警务、预防警务,针对数据采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刑侦大队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对各项数据统计复检,形成闭环工作流程,精准掌握数据变化情况,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充分利用“一标N实”数据“反哺”实战,提高了破案打击质效。

3月4日,徽县人民法院发出协查函请求帮忙查找法院拘留待执行人员王某某并协助执行拘留。接到协查函后,民警立即开展线索研判、追踪侦查工作,最终通过“一标N实”平台精准查询王某某居住地址,成功将其抓获并移交徽县人民法院。

精准数据 服务群众更有力

“公安机关采集信息时不会问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要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切记陌生来电不要接,不理不信不汇款。”民警在采集“一标N实”信息的同时,常态化向群众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

  徽县公安坚持将“一标N实”与乡村振兴、旅游警务深度融合,因地因事因时制宜,走访服务对象、特殊群体、困难群众,对已采集的流动人口数据进行更新维护,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动态鲜活”。同时,紧盯农时,超前分析、研究涉农经济活动,严打整治假化肥、伪劣种子等违法犯罪,确保农村安全生产,保护农民收入。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