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嵘:警营里的“王牌飞手”

发布时间:2025-04-03 10:36:21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从警犬训导员到空中卫士,他用科技之翼为传统警务插上腾飞的翅膀,先后斩获全省警用无人机比武单人科目一等奖、全市比武团体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管理系统成为甘肃首创。

  升空、盘旋、巡航、悬停……在他的精准操控下,无人机的飞行动作一气呵成,像一只雄鹰在天空穿梭翱翔。他刻苦钻研理论知识,积极训练实战操作,从一名无人机爱好者,成长为白银公安队伍里的“王牌飞手”。

  他,就是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治安大队警航中队中队长孙嘉嵘。

从警犬训导员到空中飞手

  2020年,初入警营的孙嘉嵘被分配到警犬中队。在警犬中队他曾与无言战友共赴山野,一次搜救任务中,警犬因复杂地形延长了救援时间,这个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陷入沉思:如何突破传统勤务的“视野盲区”?

  彼时刚接触无人机的他灵光乍现——若能让空中之眼与地面追踪形成立体网格,或许能开辟勤务新维度。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为了尽快掌握这项技能,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全都用在了学习、研究无人机的飞行技巧上。在熟练使用后,购置了遥控器、FPV眼镜等专业设备,勤加练习,并成功取得警用无人机驾驶证。

  自警航中队成立以来,这个执着的青年在警务科技的交叉点找到了突破口。他结合在警犬中队工作经历,将警犬作业区域数据化处理,潜心研究“无人机+警犬”技术,首创“热成像巡航+气味源定点投放”战法,让警犬与无人机形成完美配合,这项“天地协同”系统让警犬搜救效率大大提升。凭借着扎实的无人机操作技能以及优秀的理论基础,他在《中国工作犬业》杂志2023年12月(第344期)上刊载发表论文《使用警犬与无人机协同作战分析》。

创新者的破局思维

  “传统档案管理拖慢实战节奏,我们就用科技破题。”2024年初,面对堆积如山的无人机纸质档案,孙嘉嵘带领团队开发“白银公安无人机便民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2个月的编写调试,他们啃下多项技术难题,建成全省首个公安无人机线上报备小程序,优化了白银市无人机管理模式。如今轻点手机,飞行报备时间从半天缩短至5分钟。

  在3D打印机嗡鸣声中,又一件战术携行套件成型。为解决无人机室内侦查难题,不断探索无人机在侦查、抓捕、救援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与装备研发,孙嘉嵘自购3D打印设备研发配件。当消防救援支队采用他设计并制作的无人机室内侦查灯,以及穿越机战术携行套件时,这个理工男难得露出笑容:“没想到警犬训练的耐心,用在了精密建模上。”

守护者的空中答卷

  2024年,水川镇深秋的山坳里,20余只走失绵羊让村民急红了眼。孙嘉嵘操控的无人机划破暮色,热成像镜头下,成片移动的“红云”在沟壑间显现。“找到了!羊群在东南方向山坳里!”随着对讲机里的欢呼,经过4小时飞行、覆盖3.24平方公里山地的记录,成功锁定走失羊群,为群众及时挽回了财产损失。

  元宵焰火晚会的夜空,孙嘉嵘带领中队编织起立体防控网。地面反制设备织就“电磁盾”,空中无人机构建“天眼矩阵”,采取空地协同的无人机技战法,为现场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当最后一朵礼花消散,指挥中心传来肯定:“空中视角让调度效率提升40%。”

  翻开中队训练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300余次飞行任务、400小时飞行航时、200余次演练。孙嘉嵘常说:“无人机不是玩具,是战友。”如今他正带队研发“空地犬”三维作战系统,试图让昔日的警犬搭档与无人机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从地面到苍穹,孙嘉嵘的警营轨迹勾勒出新时代警察的成长图谱。当问及未来规划,这个习惯仰望星空的年轻人目光坚定:“我想让科技的温度,照进每寸需要守护的土地。”在他操控的无人机镜头里,铜城大地正铺展出一幅科技强警的新画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