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渭源县公安局紧扣农业春耕生产特点,主动开启“田间警务”模式,将警务前移至春耕一线,围绕纠纷排查化解、巡逻巡查守护、严打涉农犯罪、宣讲防范知识等工作,在护农、利农、助农上下功夫、出实招,为农户春耕备产构筑起平安防线。
护农——确保矛盾“不发芽”
“警察同志,你们说得对,远亲不如近邻,为这点小事争吵真是得不偿失……”近日,渭源县公安局麻家集派出所民警现场化解一起因耕地产生的矛盾纠纷,双方互相道歉,握手言和,并承诺不再为此事产生纠纷。
针对春耕期间易发的地界争议、耕地浇灌、农资质量等容易引发问题的矛盾纠纷,渭源县公安局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力量,联合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司法调解员组建“流动调解队”,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庭院、育苗大棚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掌握邻里、地界、水源等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倾听群众心声,掌握群众诉求,将“被动接警”转为“主动排雷”,切实提升矛盾纠纷精准预警能力,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利农——守好群众“钱袋子”
“叔,今年农资物品都准备齐全了吗?购买种子和化肥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如果有人低价推销劣质农资,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在五竹镇鹿鸣村,民辅警热情地与正在买化肥的乡亲们拉家常,向群众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及常见手段,揭露打着“春耕补贴”“农业项目投资”幌子的涉农诈骗套路,引导村民在购买春耕生产生活用品时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为了确保群众用上“真种子、好农药、放心肥”,渭源县公安局森林大队、各派出所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打击防范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整治行动,对辖区内的农资经销门店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源头上把好“农资产品”质量关,确保农民买到正规、安全的农资产品。
助农——铺就出行“安全路”
“派出所民警三天两头就来田间地头宣讲,现在我爸妈出门骑电动车,很自觉地就把头盔戴好了……”
“大爷,我给您车上贴个安全反光标识,这样在夜间、清晨等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下,会更好地让后方车辆注意到您,保持安全车距……”
为有效防范化解春季公路交通突出风险隐患,减少交通事故,渭源公安结合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特点,组织警力深入乡镇村庄、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等普法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酒驾醉驾、超员超速、人货混载、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将一颗颗“平安”的种子播撒进村民的心田,确保春耕生产与交通安全两不误,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亚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