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公安局多维度推进反诈宣传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3-27 10:41:37     来源:法治甘肃网

警民同心织密反诈防护网

——甘南州公安局多维度推进反诈宣传走深走实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金凡裕 通讯员 王红平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群众不时遭受经济损失。为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甘南州公安局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反诈宣传工作,通过组织民辅警进社区、进校园、进商铺、进单位,与群众携手打击、防范,共同编织起一张严密的反诈防护网。

反诈宣传进社区 守护群众“钱袋子”

  “阿婆,最近有没有接到陌生电话,说您中奖了,要先交手续费才能领奖金啊?”民警小张笑着问在楼下晒太阳的阿婆。阿婆连忙摇头:“哪能有这好事,你们警察天天宣传,我可不会上当。”

  走进甘南的各个社区,时常能看到民警与居民亲切交流的场景,甘南公安结合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利用傍晚大家在社区广场休闲的时间,举办反诈知识小课堂。民警们用通俗易懂的藏汉双语,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从冒充公检法诈骗,到网络刷单骗局,一个个真实案例,让居民们的反诈意识不断提升。

  社区居民张大妈说:“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民警的讲解,才发现陷阱到处都有。现在我不仅自己会小心,还会跟家里人念叨,不能给陌生人转账。”通过发放反诈宣传手册,举办知识问答送小礼品活动,甘南公安成功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反诈意识,守护住他们的“钱袋子”。

反诈宣传进校园 筑牢校园“反诈墙”

  “同学们,要是有人在网上说带你赚大钱,轻轻松松日入几百,这时候可千万要警惕,这很可能就是诈骗!”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课堂上,民警小李正在给学生们上反诈课。

  针对校园诈骗频发的现状,甘南公安将反诈宣传纳入学校安全教育体系。民警们走进校园,不仅开展反诈讲座,还编排了特色的反诈小品,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诈骗场景和应对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学生扎西兴奋地说:“这样的反诈宣传太有趣了,比单纯的说教有用多了。我记住了好多防骗知识,以后遇到诈骗分子,肯定不会上当。”同时,甘南公安还建立了校园反诈联络群,方便及时为师生答疑解惑,筑牢校园“反诈墙”。

反诈宣传进商铺 加强商户“预防关”

  “老板,收款二维码可千万不能随便借给别人,有些骗子会利用这个实施诈骗。”民警小王在一家工艺品店,向老板叮嘱道。

  商铺是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也是反诈宣传的重点区域。甘南公安组织民警深入大街小巷的商铺,结合商户日常经营中可能遇到的诈骗风险,如虚假订单诈骗、冒充大客户诈骗等,进行详细讲解和悉心叮嘱。

  商铺老板拉姆表示:“警察来得太及时了,我们做生意忙,有时候真容易忽略这些诈骗风险。现在知道该怎么防范,心里踏实多了。”民警还帮助商户在店内张贴反诈海报,让每一位顾客都能了解反诈知识,加强商户的“预防关”。

反诈宣传进单位 守护职工“辛苦钱”

  “大家看,这是最近发生在我们周边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例,骗子冒充领导要求财务人员转账,差点就让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在某单位的会议室里,民警小赵正在进行反诈培训。

  针对单位职工,甘南公安开展定制化的反诈宣传,根据不同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可能面临的诈骗类型,提供精准的防范建议。对于财务人员,重点讲解财务诈骗防范要点;对于普通职工,普及网络贷款诈骗、交友诈骗等知识。

  单位职工小陈感慨道:“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专门学习反诈知识。这次民警来单位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后接到陌生电话,肯定会多留个心眼,守护好自己的辛苦钱。”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