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进货要登记造册,履行查证验货义务,确保种子来源合法、质量合规,禁止销售不明低质假劣农资。”近日,武山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走进武山县农资经营商铺,对农资经营者和前来购买种子的群众进行涉农风险提示。
“我们也不知道农药种子的真假,全凭介绍去购买,听了你们的讲解和对假劣农资的打击,以后我们购买时也安心多了。”在城关镇渭北市场,一种植户对民警说道。
针对春耕关键时期农资市场秩序,森林警察大队组建宣传队,穿梭于各乡镇集市、田间地头,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撒护农知识,通过设立咨询台“知识补给站”,用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着假劣农资辨别技巧,耐心讲解化肥包装上的防伪标识和农药登记证号的查验方法。
据介绍,森林警察大队将警务触角延伸至产业链条,针对县域内春耕特点、涉农风险隐患点进行深入剖析,双管齐下制定详细行动方案,积极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部门对县域农资销售门店展开拉网式清查,从种子的发芽率、纯度检测报告,到农药的保质期、成分合规性,再到化肥的养分含量标准,一项项细致核对,加大对农资经营市场监管,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涉农违法犯罪,切实从源头上把好“农资产品”质量关。
与此同时,民辅警深入林区与农田交错地带,排查火灾隐患,清理易燃枯枝杂草,设置防火警示标识,发放森林防护法规、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及春耕防火宣传手册,以案说法讲述违规用火引发山火的案例,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隐患防范意识,为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筑牢根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