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3月15日,省公安厅发布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网络交易类、冒充购物客服类、虚假征信类、虚假邮寄类等四类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网络交易类
近日,赵先生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购买游戏装备,将钱转给对方后发现没收到装备。咨询客服时,对方告诉赵先生由于其是新用户,需缴纳988元的积分费。赵先生按操作缴纳后,客服又以平台账户信息填写错误被冻结为由,索要5000元解冻费。再次缴费后,客服又称赵先生银行卡信息填写错误仍需转账。赵先生累计转账共计2万余元后,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购物有风险,如有需要请认准正规网络购物渠道。
冒充购物客服类
近日,包女士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出售自己的钻戒,其间收到一条有意购买钻戒的信息,对方称希望加QQ看实物图。包女士遂添加了对方为好友,对方便发送了其在闲鱼下单的截图,并告诉包女士已成功付款,但包女士账户却被冻结。随后对方向包女士发来一个二维码,要求扫描添加“后台客服”核对情况。包女士按其要求分别转入3000元诚信保证金及2000元正品保证金,对方依然让包女士再次办理保障协议,包女士意识到自己被诈骗后,立即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购物是假,骗钱为真。“买家”“客服”发来的截图链接,这些操作凡是未在官网正规平台显示的信息,都是诈骗。
虚假征信类
近日,蔡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某购物平台的工作人员,告知蔡女士征信报告只有50分,他们公司准备帮助注销在其平台上的贷款账户以便恢复征信。对方让蔡女士添加客服微信,随后对方通过语音电话并用分享屏幕指导蔡女士不断操作。最终将1万元打入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后,蔡女士发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个人征信报告只有在正规银行才能查询并打印,如需查询个人征信报告请前往附近银行网点进行咨询,任何第三方机构给出的个人征信报告均不可信。
虚假邮寄类
近日,杜女士通过一条好友请求,对方称其是新加坡的医生,现就职于国外某机构,并透露自己打算来中国就职的信息。相处一段时间后对方告诉杜女士自己有一个保险箱,里面装着他的积蓄和重要文件,因存放保险箱的公司即将破产,委托杜女士代为接收,并让杜女士添加了“运输公司”及“国外某机构休假部门”的微信号,对方先后以海关费、运费、保证箱子安全等理由诈骗杜女士约30万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交友需谨慎,凡是涉及钱财内容的都是诈骗,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不可能将自己重大的资产托付给仅认识几天的网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