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永昌县公安局各派出所全面开展“防诈+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为春耕生产的农村群众系上“双保险”。
“老乡们,春耕购买种子、肥料时千万警惕陌生链接!”3月10日,在二坝村集中连片的田垄旁,民警们手持精心制作的宣传册,操着熟悉亲切的方言,向村民讲解近期高发的涉农诈骗案例。
春耕时节,农户们资金流动频繁,购买种子、肥料等农资的钱款不断进出,一些不法分子便盯上了这块“肥肉”。民警们深知其中风险,着重剖析那些冒充农资经销商行骗、虚假惠农贷款的诈骗套路,每一个案例都讲得细致入微,还手把手地指导村民安装功能强大的“国家反诈中心”App。村民老张听得入神,不禁感慨道:“以前总觉着诈骗都是城里的事儿,离农村远着呢,没想到这些黑心骗子连买种子补贴都敢造假,多亏了你们来提醒。”
与此同时,在农用车辆往来穿梭的乡道上,交警部门的民警也没闲着,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田间课堂”正在火热进行。考虑到春耕期间,三轮车、拖拉机成为农户们最得力的帮手,使用频率极高,民警们通过发放《致农机驾驶员的一封信》,结合实际事故案例,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讲解农用车违法载人、酒驾醉驾等危险行为将会带来的惨痛后果。
“大家瞧瞧,这辆改装三轮车载了5个人,急转弯时差点翻沟里,实在是危险!”民警指着宣传展板上触目惊心的事故照片,围观的群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村民老李深受触动,当场就蹲下身子,仔细检查自家拖拉机的反光标识,嘴里念叨着:“以前图省事,晚上开车经常不开灯,现在明白了,这可不是省事儿,简直是拿自个儿的命开玩笑。”
据统计,这次系列宣传活动覆盖10个行政村,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80余人次。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鲜晓苏)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