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思维守护群众“钱袋子” ——崇信公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速记

发布时间:2025-03-13 11:25:47     来源:法治甘肃网

  在信息化浪潮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如同一颗“毒瘤”,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崇信县公安局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探索创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方法、新机制,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今年1至3月,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积案、类案5起,挽回经济损失近130万元。

“强打击”破案挽损

  2024年12月9日,崇信县某公司会计梁某某报警称:“有人在公司QQ业务群内冒充领导,我通过企业公户转出了95.3万元,发现被骗了。”案件发生后,崇信县公安局第一时间对相关涉案账户紧急止付。采取跨区域、跨层级、跨警种合成作战方式,对涉案卡研判分析,辗转陕西、江苏、北京等十多个省市,历时23天,于今年1月1日成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为受害企业追回被骗资金87万余元。

  崇信县公安局立足电诈发案特点,全力以赴“破现案、打类案、打链条、打集群”,实现“破案挽损”双提升,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势头。

“重防范”精准劝阻

  2024年9月12日,崇信县公安局接市局反诈中心线索,崇信县群众田某加入某网络平台“虚假黄金理财项目”聊天群,有被诈骗的风险。刑侦大队立即展开预警劝阻工作,第一时间与当事人田某取得联系,在进行反诈劝阻宣传教育的同时,快速锁定快递单号,及时联系快递公司,成功截获了尚未寄出的黄金手镯60余克。

  崇信县公安局严格实行“电话劝阻+保护性止付+上门见面+后继跟进”的劝阻模式,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劝阻,以最快的速度为群众止损。对于异常开户人员加强“两卡”开办的提前审核,降低涉案“两卡”开卡数,为斩断“两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打下坚实基础。今年至目前,接到预警指令15起,劝阻金额34.9万元。

“夯基础”广泛宣传

  “电信诈骗手段多样,如冒充公检法人员、亲友、平台客服等实施诈骗,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诱骗受害者泄露个人信息……”2月22日,崇信县公安局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并向社区居民普及防诈知识。

  崇信县公安局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监管、社会参与”的新格局,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宣传方式,将反诈知识传递到基层末梢。在村(社区)广场以及小区入口、菜市场、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悬挂反诈横幅,设置小喇叭播放反诈宣传内容;以“警格+网格”为依托,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答疑解惑;以电视为媒介把反诈宣传“送”入每家每户,有效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不断夯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群众基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