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警务”暖民心 ——兰州公安护航群众开展春耕生产

发布时间:2025-02-21 16:50:50     来源:法治甘肃网

  “最近,各种各样打着农资‘补贴’旗号的诈骗手段不断涌现,大家一定要提高反诈意识。同时,购买农资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如果买到了伪劣种子或者农药,务必及时报警!”2月18日,在兰州市榆中县王保营村西芹育苗大棚里,榆中县公安局小康营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栋向村民们讲道。

  不误农时不负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兰州市公安局各部门紧扣辖区农业生产特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派出所主防”理念,坚持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在保农、护农、利农上下功夫、出实招,让“春耕警务”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AWQYE 配图 1)“春耕警务”暖民(38794510)-20250221165226

榆中县公安局小康营派出所民警向群众宣传反电诈等安全知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军扬 摄

  连日来,小康营派出所民辅警创新宣传形式,利用群众劳作间隙,在田间地头开设“安全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反电诈知识,解析“春耕补贴”“农业项目投资”等诈骗套路,传授识别农资真伪、防火防盗知识,提醒群众在忙碌之余,不忘生产安全。同时,通过走访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群众顺利开展春耕生产创造出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AWQYE 配图2 )“春耕警务”暖民(38794509)-20250221165341

榆中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正在一家农机超市里详细检查。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军扬 摄

  春耕生产,农资先行。2月18日上午,在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一家农机超市里,榆中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向前来购买农机的群众开展普法宣传,重点围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农机诈骗、权益维护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群众树立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派出所民警还对门店经营资质、在售农机三包凭证、消防设备配备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检查,要求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恪守诚信经营底线,严禁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农机具,确保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AWQYE 配图 3)“春耕警务”暖民(38794507)-20250221165559

榆中县公安局金崖派出所民警在农资经营网点开展检查,严把春耕“第一关”。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军扬 摄

  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提高农资打假工作的影响力以及执法检查的震慑力,榆中县公安局金崖派出所建立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以辖区农贸市场为重点,加强种子、化肥等农资经营网点检查力度,督促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坚决抵制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严把春耕“第一关”。

  “最近收成好吗?销路好不好?”2月17日,在兰州市西固区新城镇青石金庭生态产业园,西固分局新城派出所民警宋振浩正在和蘑菇种植户郭先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询问是否存在困难和需求。

西固分局新城派出所民警向蘑菇种植户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军扬 摄

  这正是新城派出所前移服务阵地的一个生动体现。该所选派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民警担任“护航警官”,为种植户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服务,全力为辖区种植产业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与营商环境。

  当了解到郭先生的蘑菇种植园节后人员返岗不足,准备招工的情况时,民警宋振浩提醒郭先生在招工时要和对方在工作时间、工资发放、请休假等问题上做好充分沟通交流,避免日后发生矛盾纠纷。民警还表示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事项,派出所可协助他完善用工合同、交易协议等,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人勤春来早,警民心连心。兰州市公安局各部门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立足办小事、解小愁、帮小忙、惠小利警务模式,民辅警们穿梭在乡间小道,奔走在田间地头,用一抹抹“警察蓝”温暖护航群众开展春耕生产,播撒下“平安种子”。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通讯员 张军扬)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