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人总是制造各种噪音,吵得我们睡都睡不好……”2月11日,公安民警在上门走访时,一名群众说起心中的委屈。核实情况后,民警耐心做好“楼上劝导”“楼下疏解”工作,化解了一起因噪音引起的邻里纠纷。
近年来,华亭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部署开展“敲门行动”,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开百姓平安幸福之门。
源头防范 “敲门”除隐患
“生火取暖要注意安全,室内保持通风,防止煤气中毒。”在群众家中,民警反复叮嘱安全注意事项,引导群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这是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写照。
“消防设施、防暴器材等硬件设施要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隐患立即整改,这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员工安全负责。”2月5日,华亭市公安局民警走访企业,详细了解节后复工复产的计划安排、人员返岗情况以及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悉心指导消除隐患,筑牢企业安全屏障。
“敲门行动”中,各派出所按照“五必进、全覆盖”工作要求,通过“关爱+管理”的方式,带着问题走访、带着温度入户,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广泛征求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依托党委政府力量,最大限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行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生活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550余人,消除了一批苗头性问题。
主动介入 “敲门”解心结
2月8日,砚峡派出所民警在开展“敲门行动”中了解到,两居民因小孩放鞭炮引发争执,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民警从“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要相互谅解,换位思想”的方向入手,引导双方认识各自错误,化解了一起邻里纠纷。
春节过后,各派出所大力实施“主防警务、预防警务”,多方排查、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明确风险等级、包案领导、责任民警和化解措施,按照“一站式受理、多元化调处、全链条化解”的工作思路,协调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居)委会等相关单位,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合力解决,严防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