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1月25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虚假投票类、网络交易类、虚假中奖类、冒充客服类等四类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虚假投票类
近日,学生小陈发现自己被拉入一个名叫“春晚预测最优节目赢红包”的群聊中,群内有人称只要参与艺人投票活动就可以获得返现,小陈扫描群内二维码后进入活动页面支付了29元投票后,有客服添加其微信,称只要绑定会员便可获得500元的返现。小陈便再次在该网站充值会员,结果显示提现失败,对方称由于学生小陈未成年,需要拿父母的手机进行账号解封,小陈拿其父亲的账号再次充值绑定,结果还是失败,多番操作后小陈在该网站损失1万余元,小陈告诉其父亲这件事后,其父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面对网上各种诱人的中奖信息、充值返现等噱头,只有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贪小便宜才能避免吃大亏。
网络交易类
近日,马女士收到某二手交易平台的一则私信,对方看中了马女士出售的衣服。两人商议好交易价格后,对方发来一张支付成功的截图,但随后对方又发来一张资金被冻结的截图,并告知马女士由于买家保障未开通,需要马女士帮其扫码验证,并承诺其账户被解封后给马女士退还费用。马女士扫描对方的二维码后进入一支付页面,支付2000元后,该页面“客服”告诉马女士需要再垫付3000元开通假一赔三权限,马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在交易平台如果收到类似买家或者卖家发送的交易冻结等截图,请立即联系该平台正规客服,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陌生链接,不轻信对方的承诺,时刻保持警惕才能远离诈骗陷阱。
虚假中奖类
近日,学生小张刷短视频时看到一则中奖信息,信息显示小张获得一台苹果手机,扫码添加客服即可领取。小张添加对方微信后发送了收货地址和收件人信息,随后对方以需要交海关费为由,索要1000元的费用,否则就按非法走私罪起诉小张,到时要支付3万元赔偿金,并发来一段自称是公安机关民警的视频,说小张是未成年人,要完成身份验证,需要小张把家长的钱先转给他们,后面会退回来,小张向对方转账后,对方却一直要求继续转账。小张告诉父母后,父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诈骗套路多,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警惕高额回报,勿信不明来源,保护个人信息。
冒充客服类
近日,田先生接到一通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某宝客服,看到田先生使用学生证注册的某宝账户,现在需要对该账户进行升级,否则就会注销田先生的某宝账户,并无法再次办理。田先生听到该信息后便答应办理升级,对方称需要田先生从网贷软件申请贷款后汇至指定账户,网贷后的钱由某宝公司直接偿还,并承诺公司偿还完贷款后,账户就能升级,田先生信以为真,便在网贷软件贷款后将借款全部转入对方提供的账户。对方收到转账后杳无音信。田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凡是接到自称是客服人员的电话以各种理由诱导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