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矛盾结”系好“平安扣”——会宁公安郭城派出所构建“治安+调解”工作格局

发布时间:2025-01-18 14:26:08     来源:法治甘肃网

  会宁县公安局郭城派出所以“网格化”为载体,构建起“治安+调解”的“警调对接”工作格局,形成了“多点联动、合力化解、便民利民、助推和谐”的良性循环。2024年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0余起,当事人满意率97.6%,民警认可率96.5%,极大释放了基层警力。

“一键”赋能 开启化解加速度

  “谢谢警察同志,地界的事你们解决得太好了,你们真是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双方当事人对民警成功化解地界纠纷连连感谢道。2025年1月初,张某和闫某因地界问题发生纠纷,请求民警帮助。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原来,张某认为闫某堆积在公共区域的农家肥掩压了自家的耕地,双方为此争论不休。为彻底化解矛盾纠纷,郭城派出所立即触发解纷“启动键”,第一时间将该警情推送至综治中心,随后综治中心“吹哨”发令,由派出所联合相关部门深入村民家中及田间地头,全面听取矛盾双方意见,实地了解争议的焦点,逐一沟通交流,从法、理、情三方面循序渐进进行开导,最终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消除了治安隐患。

  近年来,郭城派出所立足“警力有限”现状,发挥“民力无穷”资源,以“两队一室”改革为契机,发扬“公安当先”精神,充分挖掘政府部门职能优势,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矛盾纠纷化解治理的“警调对接”机制,有效防止小矛盾演变成大事件。

“多方”发力 织密化解处置网

  “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根据各部门职能进行流转,发挥职能部门自身优势,推行多元化参与,合力处理好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为建设和谐、平安、法治会宁出谋献力。”近日,在郭城镇综治中心会议室内,派出所与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召开会议,共同探讨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流转机制。

  郭城派出所不断探索公安警务处置和人民调解有机结合、无缝衔接,以“警调对接”为发力点,健全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完善优化矛盾纠纷分类化解流转机制,初步构建起综治、司法、村社等为主,国土、物业、道路交通、医疗等为辅的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各尽其能的纠纷解决平台,推动矛盾纠纷由“交叉复治”向“一体善治”深度转变,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减轻群众诉累,纵深推动主动创稳走深走实,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警网”融合 摸排起底筑和谐

  “之前小两口关系紧张,都拿着状子要去法院,多亏派出所的人多次上门调解,小两口都醒悟了,开始好好过日子了,我的心也放下了。”年过七旬的王大妈感激地说。2024年12月26日,郭城派出所社区民警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面对面交流了解等形式得知辖区村民王大妈的儿子张某跟妻子因家庭矛盾引发婚姻纠纷,甚至升级至肢体冲突,矛盾愈演愈烈。社区民警闻讯后迅速响应,携手多方力量赶赴其家中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解开心结,承诺往后好好经营婚姻,全力维护家庭和谐。

  为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郭城派出所创新推行网格员、调解员的各项工作与警务室工作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调解员“人熟、地熟、情况熟”及“懂法律、讲政策、会调解”的优势,构建“1+1+N警网融合”(即社区民警、网格员及群防群治力量)警务团队,开展入户走访、信息采集、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巡逻防控等基础工作,全面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实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和风险隐患,切实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严防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助力乡村振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