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获各类野生动物628只、各类假冒商品2404件;整改林区单位安全隐患61起,解决纠纷矛盾100余起;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品46件,找回走失儿童老人38人,帮助群众200余人次……”这是兰州森林公安交出的一份生态安全“绿色答卷”。
2024年,兰州森林公安以打造“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目标,全面打造森林公安现代警务新机制,同时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倾心倾力守护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安全,用忠诚担当奏响了新时代“绿色之歌”。
坚持主动警务以防保稳
一年来,兰州森林公安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旅游警务”机制,精准布警、精细管控、精致服务,主动应对林区、景区社会治安压力,探索实施“景中有警”旅游警务模式,采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相结合方式,构建“无人机+步巡+车巡”的空地一体巡防模式,抽调机关警力支援基层派出所,坚持一线用警、灵活用警,最大化释放警务效能。
全市森林公安坚持警务前置,民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失物招领、紧急救助等服务,及时发现和受理各类报警求助,积极营造安全有序、舒心满意的旅游“软环境”,同时又向游客讲解景区文化,既是平安旅程“护航员”,又是生态文化传播者,以“警景”相依、“警景”相融诠释旅游警务的本质内涵,走出了一条彰显森林公安警种特色的现代警务发展之路。
2024年,兰州森林公安共受理救助警情241起,为游客找回遗失物品46件,找回走失儿童和老人38人,帮助群众200余人次。
坚决守护生态资源安全
2024年,兰州森林公安坚决扛起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安担当,以开展“昆仑”“清风”“网盾”“夏季行动”等专项行动为牵引,下好“先手棋”、出好“组合拳”、打好“主动仗”,不断向环境资源领域犯罪发起了凌厉攻势。
一年来,全市森林公安通过与市场监管、林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建立覆盖全领域行刑衔接机制,不断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全领域、全方位深挖案件线索,严厉打击环食药知领域的违法犯罪,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3起,抓获嫌疑人39人,取保候审取保21案30人,逮捕4案7人,移送起诉27案37人。尤其在生态环境、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等方面,案件侦办均取得了较好战果,共查获各类野生动物628只,价值122.6107万元,查获各类假冒商品2404件,价值122.5382万元。
全面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一年来,兰州森林公安立足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实际,从组织部署、督促指导、宣传引导、巡查防范、应急准备等方面全面落实责任,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围绕森林公园、公墓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目标,加强警力部署,加大巡逻密度,延长巡控时间,运用“车巡+步巡+无人机巡”相结合方式,构建“空地一体”森林防火体系,最大限度提升见警率、管事率,确保了全市林区森林防火安全,实现了森林草原火灾案件数、人为引发火灾数“双下降”。
与此同时,全市森林公安不断加大对涉火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共办理涉火行政案件9起,行政处罚9人,教育规劝群众3000余人次。
林区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一年来,兰州森林公安持续深化“警格”“网格”融合,全面推行“警长+林长”生态警务工作模式,积极打造兰山公园三台阁生态警务站,努力构建由森林公安牵头,以生态警务站建设为牵引,国有林场、绿化企业、涉林单位等部门为成员的协同治理新格局。同时,全力推动“森地联勤”“交所合一”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森警、交警、地方派出所联勤联动新模式。截至目前,兰州森林公安9个派出所已全部与辖区交警大(中)队、地方派出所签订联勤协议,共同开展警务协作。
2024年,全市森林公安共出动警力9000余人次,出动警车4000余辆次,共排查辖区单位391家,整改林区单位安全隐患61起,解决纠纷矛盾100余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