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发布时间:2025-01-06 11:34:22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1月4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冒充公检法类、虚假游戏交易类、冒充客服类、贷款办卡类等四类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冒充公检法类

  近日,张先生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告知张先生的身份证被一名叫“李某”的人使用并参与了洗钱犯罪,该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抓获,现需张先生配合调查。张先生按要求下载了“某云”聊天软件并和他们视频,对方在视频时给张先生发送了一个链接,张先生点击进入链接并输入自己的信息后,对方告诉张先生需要在该网页上将自己的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其间,张先生将收到的一个验证码输入到网页中,随后便发现银行卡里的一万元被人转走了。张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公检法系统是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和视频来办案的,坚决不要听信对方的话术下载软件或者转账。

虚假游戏交易类

  近日,王先生在玩网游时,看到有人想要购买游戏账户,王先生便添加了对方好友,两人商量好以900元钱成交,但对方提出由于自己和王先生并不相熟,希望通过“专业平台”进行交易。随后对方提供一个网址并称是游戏账户出售中介平台,王先生便在该平台注册账户后和对方进行了交易,当天便看到余额变成了900元,但是发起提现后系统提示24小时后才能到账。王先生等了一天后依然未收到钱便联系该平台“客服”,“客服”告诉王先生因账户填写失误现账号已被冻结,接下来王先生多次被对方诱骗转账解冻费、保障金等共计2万余元。王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请通过官方渠道、正规平台交易游戏账号或装备,对于网上发布买卖游戏账号、装备的信息,要仔细甄别,切勿轻易相信对方。

冒充客服类

  近日,李先生接到一个来自“某猫客服”的电话,对方告知李先生由于实习生的失误,李先生的账号误被绑定为会员,每个月将扣除500元会员卡费,询问李先生是否退订此业务,李先生便说要退订。随后,对方直接将电话转接至“某银行”客服,电话那头称若退订此业务需将李先生名下高于500元的银行卡全部冻结,并将资产转移至“安全账户”,李先生便在对方诱导下多次进行转账。第一次转账7000余元后对方告知李先生该银行客户经理下班了,现需换个银行经理进行操作,并在最后退回所有金额。于是李先生又转账约5000元,对方又称没有到账依然让李先生转账。李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接到类似无意开通了VIP会员,如不取消将会每月扣费的电话,谨慎对待,切勿将自己的钱或贷款转至对方提供的账户内。

  贷款办卡类

  近日,杜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杜先生名下有8万元额度,如不尽快领取即将过期。杜先生刚好近期有资金需求,便点开链接在网页内填入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审批额度显示杜先生可借贷20万元,杜先生便立即办理了提现,结果显示提现失败。杜先生联系“客服”称由于没有进行身份认证,所以无法提现,杜先生便按照对方要求先将自己APP上及几张银行卡内的钱全部转入自己名下的一张银行卡内,然后又在对方发来的链接内输入了个人信息,随后将收到的验证码也输入页面内,结果却收到钱全部被转走的短信。杜先生发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请在正规银行及金融平台办理贷款,凡是要求收取保证金及办理费用的都是骗子。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