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今年以来,静宁县公安局不断探索将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融合应用到公安工作中,全力构建“智慧公安”新格局,打造警务发展新模式 。12月26日,平凉公安现代警务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静宁县召开,参会代表观摩了静宁县公安局有关经验做法。
科技赋能
“基层老所”华丽转身
12月26日上午,一走进城关派出所,一股清新的现代警务气息扑面而来,处处澎湃着现代警务的生机与活力。
12月26日,参会人员在城关派出所观摩现代警务模式。平凉市公安局供图
一个昔日的老旧所,缘何能够实现华丽转身,这是每一名观摩者内心的发问。
静宁县公安局全面改善派出所办公条件与环境,紧抓情指勤舆一体化警务机制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大力推进“两队一室”建设,迅速搭建起了一张立体化、智能化防控网。
站在视频系统前,辖区状况尽在观摩代表的“眼”前。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随时调取、即时抓取图像,还能对重点部位、场所实现视频站岗、鼠标巡逻。“小小指挥室”汇聚了公安信息综合研判平台,集成了“强大计算能力、海量数据资源、高度信息共享、智能应用服务、严密安全保障、警务运行支撑”六大智能系统……
据介绍,静宁县公安局已建成15个派出所标准化综合指挥室,通过数据入库、要素上图,精准高效指挥、精确分析研判、合理调度警力、监督执法勤务一体进行,综合实战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赋能,让这个“小小派出所”插上了信息化腾飞的翅膀。
动能转换
激发智慧转型活力
在静宁县公安局情报指挥大厅内,一块高清LED大屏上的信息如瀑布一般展现在眼前。“警社共治、警村共治、警校共治、警企共治”相关数据和模型分析结果在屏幕上实时显示,值班民警可通过一屏全盘掌握辖区治安态势,并借助大数据模型数据推送功能,结合分析研判,联动共治单位开展防范合作。
静宁公安全面落实省、市公安改革机制,紧盯民警所期、群众所盼,通过改革情指中心,构建情指勤舆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造“情指联动、情勤对接、情舆一体”的新型警务模式,推动情指行对接,促进勤务要素深度融合,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激发了智慧转型活力。
12月23日,静宁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居民王先生报警称,车内物品被盗。指挥中心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迅速锁定嫌疑人身份,仅用1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这里集合成作战办公、案件研判会商、视频调度会议等功能于一体,为全局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稳定、为民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静宁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余刚说道。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