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走向“智慧”的蝶变
——康县公安铜钱派出所探索公安现代化先行新路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公安工作正在实现从“传统”走向“智慧”的蝶变。针对康县铜钱镇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智慧安防基础薄弱的实际,今年以来,康县公安局铜钱派出所对标派出所“主防”职责,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积极探索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的新路径,全面做精综合指挥、做强基础警务、做实便民服务,促进传统警务向智慧警务的转型升级。
“最强大脑”一体运行
综合指挥室是派出所整体工作高效运行的总引擎,被称为“最强大脑”,是全所警情流转、指令发起、任务盯办、执法监督、工作统筹的中枢。综合业务队负责全所的社区警务工作和处理纠纷、求助警情和案件办理等工作;综合指挥室与综合业务队深度协同,派出所合成作战能力和社区警务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实现了治安防控一体运行,整体推进。
“派出所主防方面,我们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传统警务与现代警务双轮驱动,充分发挥‘最强大脑’优势,深入开展‘践行小承诺、适时小提醒、帮办小事情、化解小矛盾’等‘十小警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铜钱派出所所长张巍表示。
截至目前,铜钱派出所辖区治安、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0%,近3年未发生亡人道路交通事故,辖区13个行政村有10个村成功创建“八无”乡村。
警民联手共护平安
“以前到派出所办业务,因为不了解流程,难免要多跑冤枉路,现在只要动动手指,随时随地就能跟民警沟通。我媳妇就是看到杨警官在微信群的反诈提示,才避免了上当受骗。”说到派出所如今的“蜕变”,辖区群众张先生连声夸赞。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培育、优化、壮大群防群治队伍,铜钱派出所建立了“1+2+1+N”(1名驻村民警、2名社区辅警、1名双协员、N名义警等)4支警网融合队伍,融入辖区13个乡镇网格,搭建了“预警防范、应急处置、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乡镇“平安频道”;通过警网联动,不断激发群防群治队伍的干劲和热情,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警民联手、共护平安的良好格局。今年以来,警网融合队伍走村入户高频次开展扫黑除恶、防诈反诈、道路交通等法律知识宣传40余次,解答咨询80余人次,帮办实事12件。
多元共治促和谐
“感谢民警、感谢大家,解决了我们两家的大问题。”调解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对矛调组一再表示感谢。
今年6月,民警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天池村青某某与青某两家有多层次纠纷,最近又因地界问题引发新的矛盾,镇村干部先后多次调解无果。得知情况后,铜钱派出所主动联系镇政府、驻村干部、双协员、乡贤以及“平心”矛调队前往调解,在充分了解双方诉求后,运用“一平二宽三”和“三步调解法”进行劝导,最终双方达成协议。
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铜钱派出所建立了以镇村干部、乡贤能人、司法干警、社区民警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三级联调”多元化解队伍,联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依托“三心三一样”(即爱心、热心、耐心;本地外地一个样、干部群众一个样、熟人生人一个样)党建品牌,由民警牵头、驻村干部、乡贤和“红白理事”等力量组建了3支矛调队伍(即:“真心、同心、平心”矛调队),分别对应林地矛盾、婚恋纠纷矛盾、邻里矛盾纠纷调解。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纠纷15起,化解率100%,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