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一一泾川公安民警进村“两委”班子任职工作速写

发布时间:2024-11-13 17:56:32     来源:法治甘肃网

“现在村里有个纠纷困难啥的,不用大老远去派出所了,在村里就可以解决了。”泾川县王村镇向明村村民张朱福强说道。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发挥社区民警的职能优势,泾川县公安局从社区民警中选派71名优秀民警到村(社区)“两委”班子任职,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

推行派出所民警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以来,社区民警以“两委”班子成员的新身份参与到所在村(社区)的管理中,深入开展走访活动,在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关心关注重点人群、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同时,加大反诈、禁毒、防盗等教育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现在民警驻村,为群众提供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便民途径,心里更踏实了。” 汭丰镇郑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郑等林表示。

从“局外人”到“家里人”,与群众更交心。自社区民警进村(社区)以来,从之前的参与者变为现在的推动者,搭建平台、创设条件,让大家真正扑下身子贴近群众、了解民情,实现警务服务窗口前移,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从“执法者”到“勤务员”,让服务更暖心。民警进村“两委”任职,并不是单纯的身份转变,更多的是工作方式的改变,他们是村里的政策法规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治安管理组织员,还是服务群众勤务员,多重身份的加持,使基层民警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从“守护人”到“领路人”,更聚人心。民警进村“两委”任职后,就是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够共同参与到所在村事务管理决策中去,对于更好推动流动人口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宣传等工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平台,有效推动警务与村务深度融合。从长远来讲,警民融合,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更有利于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聚拢人心、共谋发展领路人的作用。

“你把村里的事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你放在心里。”高平镇驻村党员民警杨海舟说,村里的每件事都关系着百姓利益、群众冷暖,一定要实打实地帮助群众解难事、做好事。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