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警务提升新质战斗力
——清水公安积极探索现代警务模式改革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今年以来,天水市清水县公安局持续深化科技强警战略,积极探索现代警务模式改革,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在黄门派出所试点推行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AI智慧警务,在预防犯罪、服务群众、快速准确应对突发事件、高效智能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形成新质战斗力,有力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布局搭建可视化
清水县黄门镇小河社区位于川区中心地带,该社区由不同村庄群众易地搬迁居住在一起,社区群众存在生活习惯差异大、邻里矛盾纠纷多、融入共处难等问题,这一度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堵点和痛点。
“对此,我们坚持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紧密结合实际,立足警务需求,联合属地党委、政府和电信公司,打通信息壁垒、整合共享资源、研发场景模型,在小河社区布局搭建多维度立体防控、全要素智慧预警的AI智慧管理系统,开发森林防火警示、车辆违规停放等24项实战功能,做到盯住人、防住事、管住物。”清水县公安局黄门派出所所长张文斌介绍说,AI智慧管理系统搭建之后,有效破解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促进了邻里和谐、社区平安。
“AI智慧管理系统的成功搭建,通过大数据排查分析和自动采集,有效缓解了安全生产、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压力,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原先需要多名群防力量进行联防联控,现在只需要1名民警和1名社区工作人员值班就可以了,真正实现了‘人力治理’向‘智力治理’的转变。”清水县黄门镇小河社区党委书记赵雯晴说。
实战应用高效化
“叮铃铃,叮铃铃……”10月5日,清水县黄门镇小河社区后川河2名小孩在深水区域周边玩耍,AI智慧管理系统迅速发出一条“区域入侵”预警提示。随着预警铃声响起,黄门镇小河社区警务室的值班民警立即通过公共安全视频平台进行可视化查看,并发出指令:“街面巡逻组请注意,后川河危险水域有2名小孩进入,存在安全隐患,请立即前往处置”。巡逻民警仅用2分钟到达现场,有效预防了涉水危险事件发生。
9月23日,小河社区4名小孩在中心广场游玩时,不慎将风筝钩挂在高压线上,孩子们欲爬杆取回,系统立即发出预警提示,社区值班民警仅用30秒赶到现场进行了劝离。
“夏秋两季涉水事故较多,冬春两季火灾事故多发,凭借系统先进的技术,能够迅速识别出靠近危险区域的人员,并触发警报。”清水县公安局黄门派出所民警左亚明说,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接收到预警信息后,能够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处置,避免一些不安全事件发生。
警务服务延伸化
清水县公安局黄门派出所在拓展应用AI智慧管理系统的同时,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将现代警务与传统警务深度融合,衍生出组建义警队、制作小卡片、践行小承诺、适时小提醒、推广小喇叭、定期小研判、落实小帮扶、化解小矛盾、培训小技能、建设小探头等“十小警务”,努力打造“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派出所,辖区刑事、治安案件连续5年“双下降”,矛盾纠纷降至历史最低值。
黄门镇下成村夫妻成某和王某,婚后因成某常年外出务工,夫妻长期两地分居、聚少离多,矛盾隔阂日渐增多,妻子王某精神压力较大产生抑郁,社区民警了解掌握情况后,及时组织人员上门排查核实、疏导劝解,促进夫妻关系回归正常。
据统计,今年以来,黄门派出所召开治安分析研判会8次,接受群众监督评议2次,形成辖区案情分析、交通隐患等研判报告3篇,整改安全隐患12处。13支义警队走村入户高频次开展扫黑除恶、防诈反诈、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等法律知识宣传260多次,解答群众咨询200余人次,帮办实事70余件,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