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渭县公安局西城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红”引领警务“蓝”,以严密“防”的措施,强化“打”的震慑,加大“管”的力度,提升“治”的效能,扎实推进社区警务,高效运行公共安全防护网,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凝聚合力 促进队伍管理
西城派出所深入推进党建与主防业务深度融合。坚持政治建警,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扎实开展理论武装和警魂淬炼,常态化进行党课学习、主题党日和警示教育,赓续红色精神,提升队伍凝聚力与战斗力。通过“党建红+警务蓝”共建模式,联合镇党委、各村党支部开展宣防活动,搭建共建联治协商平台,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目的,不断强化党员民警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队伍素质。
探索现代警务 实现固本强基
“不要在房内随意更改、安装电源线路,房内无人时要切断所有电源,做到‘人走断电’。”10月15日,派出所民警开展辖区出租屋安全检查,了解流动人口变动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宣传用火用电安全。
针对辖区城乡结合、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民辅警依托基层基础数据维护深入辖区企业、行业场所、商铺,全面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动态。对工地、出租房、学区房等流动人口密集区域,组织民警定期开展滚动排查,及时掌握流动人员信息,实现基础数据的鲜活精准和服务群众不缺位。
警调联动协作 提升化解质效
“谢谢你们的调解,我们以后一定和睦相处。”近日,辖区村民王某和安某因为修砌围墙发生矛盾,继而发生撕扯。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利用“警调联动”联合村委会现场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矛盾得到化解。
针对辖区人员复杂、流动频繁、拆迁多,派出所民警深入推广“排、调、回、访”四字工作法,主动作为、摸排分析。围绕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要紧事,提前研判,做到防范在先;对涉及行业广的复杂矛盾邀请多方参与,实现“警调联动”,整合调解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有力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质效。化解后的矛盾纠纷,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开展“回头看”,防止反弹复发。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刘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