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服务真攒劲” ——会宁公安党岘派出所用“警察蓝”守护“丰收黄”

发布时间:2024-11-07 09:53:23     来源:法治甘肃网

“多亏了派出所民警的帮助,腾出场地才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否则我的1万多斤籽用西葫芦就烂掉了……”11月5日,会宁县党岘乡村民窦大哥激动地告诉记者,再经过几天的晾晒,他家的籽用西葫芦就能颗粒归仓了。

“我家的西葫芦籽没地方晾晒,能帮忙找个地方吗?”10月27日,一副愁容的窦大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会宁县公安局党岘派出所,向所长刘德胜求助道。

据了解,籽用西葫芦种植成本低,管理简便,市场需求稳,效益可观,种植籽用西葫芦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葫芦”。窦大哥今年也种植了50亩籽用西葫芦,产量1万多斤,但让窦大哥发愁的是,刚收的西葫芦籽水分很大,家里院子太小晒不下,加之这几天阴天较多,一旦西葫芦籽晾晒不及时会发霉变质,辛苦一年的成果就化为泡影了。

“咱们的院子又大又平,光线还好,腾出所内空地晾晒,窦大哥发愁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嘛!”民辅警们一拍即合,单位大院变成了“晒粮场”。

走进派出所院内,金黄的西葫芦籽铺满了地面,民辅警们利用休息时间拿着工具,热情地帮着晾晒,确保每一粒西葫芦籽都能充分沐浴在阳光下。院内,“警察蓝”和“丰收黄”交相辉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现在的天气一时半会也晒不干,晚上不用收,第二天继续晒,在派出所院子晾晒安全又放心,你们的服务真攒劲!”当窦大哥及家人看着已经晾晒了多天的西葫芦籽,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连称赞这项为民举措很实在。党岘派出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院落内开辟“晒粮场”暖心举措,解决了农户急难愁盼问题,守护了群众的“粮袋子”。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刘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