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水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深入推进主动创稳行动,聚焦“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建设,创新多元化调处矛盾、智能化巡逻守护、便利化服务群众、立体化打防管控、协同化融合治理的“五化共融”新机制,警务向前一步、服务更深一层,走好“主防警务”新路子。
城南社区建有以民警姓名命名的景永红警务室,5月28日,城南社区居民张某民和马某平因宅基地一事长期产生口角并伴有肢体冲突,两家恩怨已深。城南社区警务室民警景永红了解情况后,带领社区辅警、村组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土管所人员等多次登门开展工作,最终划定分界线,双方接受调解,握手言和。
据介绍,城关派出所始终坚持社区民警沉在一线“走动式”管理,把警务室建在社区以17个警务区为单元,建立“1+N”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模式,即“社区民警+网格员+巷楼院长+人民调解员+律师”共同参与,通过“敲门”“探视”“拉家常”等方式排摸深层次、隐蔽性矛盾纠纷,同时建立矛盾纠纷跟踪回访机制,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协调处理,实现“警社共治”解民忧。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0余起,62起复杂矛盾纠纷全部化解。
不仅如此,城关派出所立足实战化要求,聚焦战斗力标准,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机制,释放“两队一室”活力,健全完善“两队互为协同、一室支撑两队”的警务运行机制,社区警务队和案件办理队工作中获取的信息线索交互共享,综合指挥室常态巡查、数据研判支撑“两队”实战,每日对重点区域、案件高发点位视频巡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核实处置。
10月18日,永清镇西关社区居民马先生停放在永清路中山十字的电瓶车被盗。接到报警后,综合指挥室立即调阅周边路段视频监控进行研判分析,案件办理队同步对路口周边进行走访摸排,通过以车找人、线下调查等“科技+传统”相结合的办法,最终锁定嫌疑人任某某,在清水县中山路一出租屋内成功抓获,仅用6小时破案。
与此同时,城关派出所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联防网络,会同消防、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联合整治力度,及时发现安全漏洞督促整改。针对“三无小区”无人管、治安乱等现实难题,探索推行“社区民警+辅警+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巷楼院长”的三无小区治理新模式,由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主任,整合群防群治力量,走进小区常态化巡逻防控、矛盾调处、隐患排查、信息搜集、服务群众等工作,把“温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