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水县公安局金集派出所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坐实基础警务,加强基层治理,有效提升主动创稳质效,全面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今年以来,累计维护基础信息8.6万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9起,开展法治宣传140余场次,为群众止损11.5万余元。
利用“铁脚板”探访群众
“你在生活中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及时联系我们!”近日,金集派出所社区民警刘徐剑在与连珠村的村民交谈时,关切地叮嘱。
长期以来,民警深入村组一线,在采集维护基础信息的同时,与村民面对面交谈,倾听群众对辖区治安情况的反馈,通过唠家常“零距离”交流,充分了解村民所思所想,为群众积极宣讲公安机关服务政策,当面解答群众疑问,设身处地回应群众关切。
同时,民警紧紧围绕邻里、家庭、婚姻纠纷等开展细致的排查,力所能及地帮助乡亲们解小忧、办小事、帮小忙,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
借用“六尺巷”化解矛盾
10月28日,民警在巡逻的时候发现,苹果园里有人因地界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民警立即上前进行耐心调解,得知双方因为地界问题积怨颇深,民警劝解双方冷静看待问题,通过“六尺巷”的历史典故,对双方进行教育引导。同时,在村干部和村民的见证下,对双方地界进行了明确划分,从根源解决了问题,一场地界纠纷就此化解。
据了解,金集派出所从解决小矛盾、化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入手,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好实际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和回访探视工作,力争一次解决、彻底解决。对时间久、牵扯深、化解难的矛盾纠纷,会同社区综治、信访、司法等职能部门启动多元化解机制,合力钝化矛盾,促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巧用“花点子”宣传防范
“现在农活渐少,你们玩手机的时候一定要谨防受骗。”近日,社区民警正在利用乡村大喇叭在连珠村开展反诈宣传。
据了解,金集派出所创新开展“一日一反诈”活动,全力守好辖区群众的“钱袋子”,用“敲门行动+铁脚板”踏遍辖区各个角落,民警把发生在身边的诈骗“案子”变成“段子”,让反诈知识变得幽默生动,让宣传不仅有“笑果”,更有效果。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