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家川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警网融合”,推进“警调对接”,推动矛盾纠纷类警情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化解,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全力筑牢基层社会治理防线。截至目前,共向综治中心推送矛盾纠纷类警情1215件,联合化解1150件,化解成功率94%。
多方联动
共筑矛盾化解“防护墙”
今年2月23日,张家川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和网格员在走访中得知,辖区一租户爷爷奶奶与孙女小兰发生争吵,且小兰行为偏激有自伤倾向。
得知这一情况后,派出所立即协调镇政府、妇联组织、村委会,为小兰开展心理疏导,跟进了解小兰思想动态,使其恢复正常生活。
工作中,张家川县公安局突出“警格+网格”联动工作优势,民警与网格员紧密合作,对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派出所向同级综治中心及时推送矛盾纠纷信息,综治中心联合派出所及其他相关部门,分类处置各类矛盾,对重大纠纷落实多方联动化解机制,一般治安类矛盾就地解决,对特殊人员异常行为进行评估管控,形成了严密的矛盾纠纷化解防护网。
创新方法
打造维护稳定“新样板”
7月13日,张家川镇某村村民李某与王某离婚后想复婚,李某便多次上门用过激方式纠缠王某,影响王某的正常生活。
王某无奈之下报警,城关派出所民警联合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用“法理情”联合化解了该起矛盾纠纷。近日,民警回访得知,李某再未出现异常过激行为,矛盾纠纷被彻底化解。
据介绍,张家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通过探索形成矛盾纠纷“红黄蓝”三色分类法,当场化解无风险的列为蓝色低风险,一个月回访1次、上级部门指令及需移送其他部门进一步跟进化解的列为黄色中风险,一季度回访3次、具有重大隐患及重复报警的列为红色高风险,跟进回访半年3次,形成了排查、化解、回访的工作闭环,完善了“警调对接”工作流程,打造了维护和谐稳定的“新样板”。
警力下沉
推动矛盾化解“见实效”
今年以来,张家川县公安局秉持“警辅主导、公众参与、司法确认”的原则,积极推进“警调对接”机制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见到实效。
该局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的警力优势,组织警力按照“一村一辅警”的配备要求,将辅警充实到各社区(村)警务室,民辅警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接触群众,及时收集掌握可能引发矛盾纠纷和存在风险隐患的苗头性问题,主动开展警调对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扩大。对情况紧急、疑难复杂、重大矛盾以及可能引发案(事)件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移交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移交后,民警持续跟踪协助、确保成效,推动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彻底化解。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李晓云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