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提升新质战斗力 ——凉州公安分局探索推行现代警务模式

发布时间:2024-10-31 09:23:29     来源:法治甘肃网

“空中巡查+实地巡防”错位互补、无缝衔接,重点路段、重点区域、旅游景区、大型商圈,警力一呼即应……高效、精准、智慧的巡防模式,在辖区筑起一道立体安防网。

今年以来,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分局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强化专业支撑、机制创新、数智赋能,探索推行现代警务模式,不断打通信息壁垒、整合共享资源、强化分析研判,为一线实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构建现代化治安“防控网”

凉州公安分局始终坚持以科技赋能警务实战,积极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作为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统筹设计、一体推进,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591个、派出所综合指挥室12个,实现了各类数据资源实时调看、实时查询。

同时,将学校、医院、企业等社会资源4.43万余路视频全部接入,实现“一点预警,全网感知”,通过汇聚数据关联分析、碰撞比对,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风险的监测评估与动态研判能力,着力打造“横向对接、纵向关联、共享共用”的信息化管控体系。

按照“网格化巡防、无缝隙对接”原则,在武威城区建成街面智慧警务站4座,科学划分警务区212个,配备巡逻特警160名、社区民警224人,建立重点地区必巡、重点部位必巡巡控机制,潮汐用警、动态布警,实现勤务运行“猫鼠同步”。

严格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快速增援、快速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做实要害部位、主次干道巡逻防控,强化放学、夜间等重点时段巡逻防范,做优商圈、企业等重点巡逻区域守护,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查险率和管控力。

打造现代化警务“主阵地”

凉州公安分局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配套建立联勤指挥、视频调度、情报会商、风险评估,做到“一体接警”警情,“一图展示”警力,“一网融合”研判,“一链反哺”一线,实现了人、事、物、地、组织等基本要素信息的互通共享,构造起覆盖广泛、实时更新、智能决策、无缝共享的新型数字融合生态,形成“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

同时,通过110接处警中心、网安综合作战室、反诈中心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持续深化派出所“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改革,目前全区有“两队一室”标准型派出所12个,占比从2023年的11.3%上升至25.5%,在全区442个行政村实现“一村一辅警”全覆盖,按照“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要求,围绕户籍业务、执法办案、社区管理等日常工作,组织开展一标三实“纠错灭虚”专项行动,核实、维护、更新存疑数据80万余条,为社区警务工作插上了“高效精准”的翅膀。

提升现代化装备“配置率”

10月29日,武威市公安机关警用无人机比武竞赛在武威公安战训基地举行,凉州公安分局选派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卓越,荣获团体第一名,充分展现了无人机实战应用和侦查侦测的水平。

 凉州公安分局通过购置无人机、单警装备、4G执法记录仪等,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警务实战装备创新、应急物资等保障力度,不断推动公安警务保障工作理念现代化、体系现代化、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针对道路交通形势复杂和突发事件处置难的实际,为交警配发执法记录仪、反光背心、快速酒精测试仪等设备,为特警配发单警装备、战术头盔,加强圆盾、围挡等设备,实现了警力专业化、技术装备个性化,警务保障工作向超前、主动、预置的转变,提高了现代化警务保障快速反应能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李晓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