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公安:破小案 帮小忙 解小忧

发布时间:2024-10-30 17:59:23     来源:甘肃法治报

近年来,康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坚持把“主动警务”作为推动重点工作的有力抓手,聚焦公安主责主业,采取“破小案、帮小忙、解小忧”的方式,不断深化法治宣教、矛盾化解、隐患治理、便民服务,以“守护者”的担当、“守夜人”的姿态,用奋斗指数、辛勤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平安指数。

聚焦公安主业

重拳打击违法犯罪

工作中,办案队民警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深挖线索,先后破获“7·31”传播淫秽物品案、故意伤害案,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非法持有枪支案等案件,共抓获、起诉犯罪嫌疑人8名;针对 7、8月份辖区偷盗财物类警情增多的实际,城关派出所及时调整打击工作思路,分运用情指行大数据平台,精度研判发案规律,刻画嫌疑人特征,先后破获李某平盗窃案等5起盗窃案件,抓获嫌疑人5名。1至10月,共破获刑事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起诉2人。

聚焦宣教预防

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

“感谢你们,让我们夫妻二人重归于好。”当调解结束后,罗某某一再对民警表示感谢。

今年4月4日,辖区双协员向社区民警反映,城关镇罗家沟村罗某某和妻子因家庭琐事引发打架,并要求离婚。民警了解到情况后,立即联系村社干部及双协员到罗某某家中对其家庭矛盾进行调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难处,明白家庭和睦相处的重要性。经过近3个小时的思想开导,双方均认识到错误,并表示以后一定好好过日子。

城关派出所充分发挥“警网融合”优势,女子警务队、社区民警会同网格员、双协员深入村社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法律法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铲毒、防火防盗等方面宣传的同时,深入摸排邻里、地界、情感、债务等矛盾纠纷,对于排查出的矛盾,均按照“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要求,由社区牵头启动多元化调解处置,有效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1至10月,共走访5326户,开展大型安全宣传22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2起,未发生因矛盾激化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 

聚焦社会治理

集中排查安全隐患

加强与特巡警、交警密切协作,组织全所警力对辖区加油站、汽车站、宾馆、酒吧、烧烤店、网吧、学校、商铺等单位场所安全出口、监控设备是否完好、消防安全制度是否落实、消防器材配备是否到位、灭火器是否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等方面进行检查,与450家出租房屋业主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完善治安隐患报告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和防范措施,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聚焦群众关切

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这辛辛苦苦攒下的养老钱就被骗走了。”黄某某感激地说道。

6月2日,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电话称,在康县城关镇西街有一老年人疑似接到诈骗电话,请求民警帮助。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经了解,黄某某的微信好友向其推荐(免费送车还赚钱)的微信平台,告知黄某某支付2000元,就送一辆车。民警及时对黄某某进行劝阻,成功阻止一起诈骗案件,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随后,民警向黄某某详细讲解了预防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

“我们不仅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更在为民服务上做加法,让办事群众享受到流程短、服务优、效率高、跑腿少的暖心服务。”城关派出所所长梁杰介绍。

 城关派出所把群众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全程跟踪督办等制度。通过“只进一扇门”“只填一张表”“一窗办理”“帮办代办”等便民举措,不断优化惠民便民服务,有效提升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不遗余力地为群众解小忧、帮小忙,看似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却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民警热情、耐心地服务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李晓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