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有一支女子社区警务队,她们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千里奔袭,有的是对“家长里短”的“热心肠”,以及那一沓沓写满平安与祥和的记事本。
“谢谢你们,是你们挽救了我的家庭”。10月11日,张家川县居民王雪专程来到中城警务室,诉说着感谢的话。
原来王雪与丈夫性格迥异,两人经常因为琐事发生口角、撕扯,两人被无休止的争吵拖得疲惫不堪。
了解到情况后,女子社区警务队多次入户进行“面对面”“背对背”调解,在讲法讲理讲情的同时,队员们还热情分享自己经营婚姻的方法心得,引导他们彼此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感受。最终双方彻底打开了心结,夫妻二人重归于好。
据介绍,成立女子社区警务队是张家川公安现代警务探索中一次创新实践,在全面梳理现有警力、警务网格员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派出所警力向社区前置,大胆整合工作特点明显、警务效能集中的专业化力量。今年6月,由11名业务熟练的女民辅警组成的全县首支女子社区警务队在城关派出所成立。
工作中,女子社区警务队彻底改变了以往“下社区”的工作方式,坚持常态化“在社区”的工作理念,探索出“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张卡片、一份传单、一句叮嘱、一个本子”的“六个一”工作法,在矛盾纠纷调解、宣传走访服务、安全隐患排查,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妇女两类群体的关怀救助、心理疏导等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女性特有的热心、细心、耐心、贴心优势让这支队伍在社区警务工作中发挥出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独特的工作方法、亲和的服务态度,让她们很快成为了辖区群众心里的“好姐妹”“大丫头”。
“想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要不断‘深耕细作’社区警务,踏踏实实走进群众心里去,最后才能换来辖区平安的‘大丰收’。”张家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崔金梅说。
自女子社区警务队成立以来,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8起,消除安全隐患35处,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妇女权益保障、防电诈防溺水等宣传22场次,及时挽回群众损失6.1万余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李晓云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