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陌生电话时,务必提高警惕,不轻易向对方透露个人信息、不转账、不点不明链接……”10月21日,民勤县公安局东坝派出所户籍室民警向办理业务的群众宣传反诈知识。
为切实从源头上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今年以来,民勤县公安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延伸宣传触角,丰富宣传路径,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反诈宣传新格局,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预防为先 提升“免疫力”
民勤县公安局充分运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矩阵,采用灵活多样、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反诈宣传教育。针对重点群体,细化完善宣传方案,依托“百名民警进千万家”活动和“一标三实”采集工作,组织民辅警入户走访,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面对面讲解的方式,点对点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不断提升群众反诈“免疫力”。
精准预警 按下“止损键”
近日,民勤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到预警指令,辖区居民李某疑似正遭遇电信诈骗。接到预警后,民警立即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告知当事人停止手机上的任何操作。见面后,王某正欲按照对方提示进行刷单,民警及时劝阻,避免了上当受骗。
民勤县公安局充分依托综合指挥室信息平台,对预警线索深入挖掘,及时对潜在受害群众采取“电话访问、短信提示、视频连线、上门提醒”等方式开展精准预警,以最快速度安排警力线下一对一见面劝阻预警对象,以案释法让预警对象彻底认清诈骗套路。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对预警对象进行劝阻,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今年以来,已成功劝阻20余人次,拦截涉诈资金200余万元。
多方联动 筑牢“反诈墙”
民勤县公安局组织民辅警不定期走进辖区重点企业,开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堂,向企业职工讲解涉企电诈的常见手段、防范方法,通过“警企”共建,进一步提高涉企人员防诈意识。依托“警银协作”联动机制,和银行单位建立高效、安全的信息交流渠道,确保犯罪线索及时传达、共享,以便第一时间对电诈分子及其帮凶进行精准打击。加强警校协作,不定时开展法治讲座和法治第一课活动,持续深化“校园警务”工作,深入开展精准滴灌式反诈宣传教育,切实筑牢反诈防线。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李晓云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