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警务”提升新质战斗力 ——七里河公安建立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10-21 10:22:50     来源:甘肃法治报

“报告指挥中心:我是警航作战单元,通过B区机场无人机检测,兰州老街可视范围主街区及两侧通廊约有游客15000人,实时画面、测算数据已向你推送,报告完毕!”

“中心已收到,请保持飞行姿态,地面各执勤点位人流测算结果超过预警值时可直接将数据发送地面执勤警力,为地面执勤警力提供决策依据。”

这是今年国庆节期间,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警航作战单元通过自动化飞控中心远程操控,对旅游景点、大型活动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常态化空中巡逻、数据传递时的对话。

(QEY,配图1)“空中警务”提升新质战(36048170)-20241021103814

“警航作战单元”民警正在使用警用无人机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空中巡逻。七里河分局供图

近年来,七里河公安分局聚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现代警务运行新模式,充分发挥无人机灵活机动、视角广阔、视频实时传输等特点,加大警航人才培训力度,打造“空中作战单元”,在打击违法犯罪、大型活动秩序维护、巡逻防控、搜索救援等工作中深度应用“空中警务”,为基层实战赋能,有效释放警力,提升新质战斗力。

深化科技赋能 优化勤务部署

七里河分局结合全区实际治安需求,充分发挥“空中警务”效能,通过自动化飞控中心远程控制优势对警情易发、治安重点等区域覆盖,构建快速到达、高效联动的空、地一体警务体系。

立足七里河区东西狭长区域特点,设立东、中、西3座自动化多旋翼无人机机场,建成3个低空警航网格,对19个派出所辖区精准规划巡航路线,明确每条巡航线路每日飞行3架次以上,采集制作三维模型,提升全方位风险感知能力,全面提升空域覆盖面积和应急响应速度。

同时,建成自动化飞控中心(包括移动飞控中心),架设远程飞控平台,实现各机场无人机远程控制,常态化落实24小时执飞备航制度,各机场无人机从接到指令到末端点位到达速度仅需4分10秒,平均到达速度为2分30秒,有效解决了启动程序繁琐、机动随行耗时的弊端。

围绕辖区重点区域、街面案件高发地段,指挥大厅下达指令,警航作战单元可在电脑端地图上标点操作无人机,实现“指到哪就飞到哪”,并将实时画面传输回指挥大厅大屏,为科学调度提供可视化参考。一旦发现警情,无人机可以在首批警力到达警情发生地前,将现场画面实时回传并可先期开展必要的喊话、救援动作,通过现场要素“零延迟”在线研判,指挥大厅可同步反馈、指挥地面警力,前后方一体化支撑、精准处置、合成作战。

(QEY,配图3)“空中警务”提升新质战(36048173)-20241021104119

“警航作战单元”民警正在使用无人机反制枪对“黑飞”行为进行反制。七里河分局供图

强化服务实战 拓展场景应用

今年4月,七里河分局“警航作战单元”利用无人机远程控制中心采取多机组集群作战方式成功侦破一起贩卖毒品案件,引导地面警力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查获毒品海洛因10.3克。

七里河分局从实战的难点、堵点入手,不断开展应用探索,协助刑侦、治安、禁毒、特警等实战部门开展空地一体协同作战,在情报信息、侦查打击、治安管理、安保警卫、巡逻震慑等在多个公安业务领域开展警航实战应用。今年以来,“警航作战单元”共执飞航线1103条、航程3196.61公里,参与警情处置800余次,协助破获案件20余起,查处无人机“黑飞”案事件10余起,排查消除溺水、火灾等安全隐患16处,参与溺水救援、走失人员搜救等任务12次。

“传统警力在应对隐蔽性较强的违法犯罪行为时,精准防控和主动巡查的能力极为有限。警用无人机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警务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七里河分局警航作战单元负责人介绍说,“过去单纯依靠人力侦查,很难摸排不法分子的位置,甚至在接到报警后都很难精确定位,无人机可实施远程高空侦察,从目标现场上方获得全景图像,为侦查民警提供目标现场实时视频、三维数据模型等,为抓捕行动提供有力的情报支撑。”

如今,警用无人机已经成为七里河分局创新升级警务模式、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的有效路径。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