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风险“防护网” 绘制最美“枫警线” ——麦积公安深入推动“警调对接”机制 夯实主动创稳底板

发布时间:2024-10-12 15:06:04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主动警务与预防警务理念,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构建起“1+20+N”(1个基础管控中心,20个派出所,N个社区民警)的坚实阵地,深入推进“警调对接”机制,积极探索并实践“三三工作法”,在“预防”上广开路,在“调处”上下功夫,在“警调”上出效率,在“回访”上保成果,成功打造出警调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治理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新格局。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492起,成功调处化解2459起,化解率高达98.68%,实现了“四降一升”工作目标。 

坚持源头预防,织密风险“防护网”

  4月26日,网格员王全虎向伯阳派出所社区民警赵玉虎反映,南河村村民王某昌与邻居王某桂,因院墙争议,近两年内多次发生冲突,矛盾愈演愈烈。赵警官闻讯后迅速携手网格员及村内德高望重的王大爷,将双方召集至村委会进行调解。王大爷深情地追忆了两家老一辈间的深厚情谊,双方情绪平息后。赵警官从政策、法律、道德、心理等多维度出发,耐心细致地开导双方,并引用“六尺巷”的典故,进一步消除了两人多年的心结,最终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为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麦积分局创新性地推行了“警务区+网格”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全区581个网格的网格员与135个警务区的社区民警在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搜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等多个工作领域实现了深度协作,构建了1+1+N的团队模式(即社区民警、网格员及群防群治力量),对网格内的人、地、事、物、情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联合排查,通过实施清单管理制度,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上报至甘肃省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警情与网格的联动管控,确保了常管长治。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与社区民警“懂法、懂防范、懂治理”的优势相结合,着力打造“警网联调、互帮互助”的社会治安联防与救助体系,构建“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区”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今年以来,走访群众4.2万余户、企事业单位500余家次,并成功组织开展了各类法律法规宣讲、警民恳谈会等活动共计270余场次。通过这些努力,共摸排查出并有效防控了2492余起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遏制了矛盾纠纷的激化。 

建立联动共治机制,化解隐患“千万题”

  8月2日,元龙镇佃儿下村一大型项目施工进程中,遭遇村民王某因征地争议而实施的阻挠,致使工程受阻。随后,该警情由派出所迅速传达至元龙镇政府,元龙镇政府迅速响应,牵头召集社区民警、城管干部及村干部等多方力量,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共商解决方案。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构建“1+6+N”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即:镇街道党委为核心,综治、公安、司法、法院、信访、社区村委六大部门为支撑,并广泛吸纳治安积极分子、专业人民调解员、法律专家及律师等多元社会力量,进一步夯实调解工作的基础。对推送综治中心调处的矛盾纠纷,采取派出所民警与综治中心干部“双包抓”责任制共同协调办理,共同推进警调对接工作的精细化、实效化落实,始终将“案结、事了、人和”作为调解工作的最终目标。

  简单纠纷现场调解。派出所每周对走访摸排、接处警及案件办理过程中涉及的矛盾纠纷进行细致梳理汇总,依据类型和激化程度,分类建立详尽台账,及时联合村(社区)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及“和事佬”将调解阵地前移至当事人家门口,实施精准高效的调解措施平息纠纷,守护一方安宁。今年以来,现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35余起。

  复杂矛盾到所调解。针对现场难以调和或因纠纷升级引发的治安案件,在深度运用“三调联动”机制同时,派出所还积极构建社区一级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并组建了“1+1+1+N”工作团队(即由1名社区民警、1名专业调解员、1名网格员为核心,联合N名来自党员干部、楼院长、法律顾问、退休法官、退休检察官等多领域的辅助人员),共同形成强大的调解合力,全面调动各类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的化解与疑难问题的调处工作,确保问题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459余起。

  疑难杂症到中心化解。针对易导致事态升级的问题,麦积区公安分局秉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理念,主动与同级综治中心建立了信息共享、矛盾联调的紧密工作机制,通过“警调对接”方式将疑难杂症矛盾纠纷推送至同级综治中心,充分运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施“一案一策”的调解方案策略,确保实现“四到位、六必须”的高标准要求,即:问题处置到位、矛盾化解到位、信息推送及时到位、后续回访到位;必须现场了解情况、必须查清事实、必须坚守法律底线公正处理、必须追求和谐稳定化解成效、必须确保信息推送准确无误、必须持续跟进并有效回访巩固成果。今年以来,警调对接化解矛盾纠纷288件,成功调处278件,调解成功率达96.53%。 

落实回访机制,答好人民“满意卷”

  9月20日,花牛派出所的民警县亚强对今年9月12日发生在花牛镇张家河村的一起纠纷案件进行了回访。此次回访旨在确认双方当事人在民警的调解下,矛盾是否有效化解。回访结果显示,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均表示非常满意。

  为了有效巩固调解成果,避免矛盾纠纷的再度升级与反弹,麦积区公安分局创新构建了“矛盾化解再评估、纠纷调解再回访”的闭环工作体系。派出所严格按照警调对接工作档案和定期回访制度,对邻里纷争、婚姻家庭纠纷等易复发的矛盾类型,积极开展回访工作,主动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及在调解过程中的反馈与建议,持续深化政策解读与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工作。此外,通过对回访结果的全面复盘与评估,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出现潜在反弹风险,确保每一起纠纷都能得到妥善处理,真正实现“应解尽解”,达成案结事了人和。自“警调对接”开展以来,共回访各类各类矛盾纠纷278起,回访率达100%。 

坚持法治赋能 , 绘制最美“枫”警线

  “乡亲们,王警官又来村上了,若有法律咨询或是需要办理相关证件的,请到村委会来办理。”近日,麦积镇永庆村村委会的大喇叭再次响起温馨的广播声。每周,社区民警王亮亮都会如约而至,在村委会收集并调解矛盾纠纷,同时向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并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这仅仅是社区民警辛勤工作的一个缩影。

  麦积区公安分局积极推动全区法治意识的树立,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持续推进普法宣传常态化。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民警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法律。今年以来,已成功举办法律讲座超过4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逾13000份,惠及群众上万人次,显著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深入实施特色法治文化活动。巧妙融合展销会、庙会等活动,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成功吸引了大批群众的积极参与,显著提升了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警民协作专题宣传活动。依托当前正在进行的“四管四实”“电信诈骗防范”及“禁毒”等一系列宣传活动,由社区民警主导,携手组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治保会成员、物业管理人员以及群防群治力量,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平安社区(村)”等专题宣传活动,营造携手共建美好生活的良好氛围。发挥自治强基作用,积极推广“和事厅”“警民恳谈会”等做法,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引领广大民众树立在遇事时遵守法律、在办事时遵循法律、在解决问题时依法行事的法治理念,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周海龙)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