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反诈利剑 筑牢平安防线 ——武威公安全线发力严防快侦新型电诈案件

发布时间:2024-10-09 09:47:06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期,武威市出现“线上诈骗+线下取现”或“购买、邮寄黄金+网约车投送”等新型手段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武威市公安局迅速行动,精准预警、反制、宣防,多警联动研判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破获本地电诈案件6起,带破外地电诈案件8起,挽回经济损失115万余元。

构筑反诈矩阵

  8月28日,一女子购买黄金时拍摄店内收款码由他人支付,且付款账号频繁变化。民警接到信息后,赶赴现场查明,犯罪嫌疑人马某花受他人指示,流窜于西宁、兰州、张掖、金昌等地,先后在19家黄金珠宝、手机店以代购的方式帮助诈骗分子转移涉诈资金。

  武威市公安局迅速组织民辅警向群组推送防范黄金电诈案件知识,达到一传十、十传百“裂变式”传播效果。各派出所纷纷开展“业务指导+送教上门”反诈培训,围绕从业人员反诈宣传技巧与方法、劝阻话术、常见问题解决等内容开展精准送教。根据金银珠宝行业从业人员报告的异常情况深入核查,预防群众上当受骗,严厉打击帮买、帮寄黄金洗钱嫌疑人。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定制宣传内容,特别是35岁至60岁离异女性、前期预警人员等重点群体,严格按照“九个一”要求,全流程深度“唤醒”。在全市主要路段和人员密集场所张贴海报、安排巡逻车广播宣传“邮寄黄金”典型诈骗案例,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发布主题文章、制作相关反诈短视频进行科普宣传,群众反诈知晓率持续提升。

提升打击质效

  针对全市出现的网约车、出租车行业“邮寄黄金、珠宝”、运送现金等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公安机关闻令而动,逐案成立专案组深度分析研判,辗转河北唐山、陕西西安、青海西宁、甘肃兰州、张掖、金昌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破获刑事案件6起,挽回群众损失40余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人、财、物支持力度,有效开展接警止付、预警劝阻、反制阻断、资金返还等工作,最大限度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及时预警、及时协作、及时阻断可疑资金流程渠道,做到以快制快,全力封堵涉案资金,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坚持“有案必侦”工作要求,全量采集涉案电子、人员信息,全面深挖细查,坚持打财断血,紧盯幕后骨干和资金走向,深挖电诈案件上下游犯罪线索,全力提升打击质效。

筑牢反诈防线

  各派出所对辖区金银珠宝营业场所清单化、责任化开展反诈宣防,督促指导各经营主体务必做到三个“一律”,即对购买黄金人员一律询问用途;对于发现有不问价格、多次购买、大量购买等可疑信息的一律报警核查;向到店购买金条的客户一律告知反诈事项,并让客户在《反诈宣防告知书》上签名留存备查。

  市、区两级反诈中心联合企业、银行筑牢全区反诈防线。利用代办、跑腿、快递、外卖等新型就业群体辐射范围广的优势,组建多元化反诈宣防小分队,鼓励该群体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协助开展反诈宣传,提高反诈宣传覆盖面。同时将全市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出租车(网约车)从业人员列为反诈宣防必训对象,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会,坚持问题导向,规范从业行为。督促寄递物流业落实用户信息保护,严格落实实名收寄、验视安检等制度,发现违规寄递涉诈禁寄物品的单位、个人及时报告派出所核实。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