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家川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紧紧围绕“主防”职能定位,推进基层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入,创新警务运行模式,通过开展“警调对接”,推动“警务前移”,提升基础警务支撑力,实现反应更快速、打击更精准、防范更有力、应对更有效。
“警调对接”化纠纷
7月13日,张家川镇某村村民李某因离婚后想要再次和前妻王某复婚,李某便多次上门用过激的方式纠缠王某,影响王某的正常生活。
王某无奈之下报警,城关派出所民警崔金梅等人联合镇综治中心用“法理情”联合化解了该起矛盾纠纷。近日,崔金梅的回访得知,李某再未出现异常过激行为,矛盾纠纷被彻底化解。
“在案事件处理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紧密结合‘警调对接’机制,形成依托综治中心+各部门、乡镇、村社等联合化解的1+X多元调解法。”城关派出所所长窦银河说。
与此同时,通过矛盾纠纷“红黄蓝”三色分类法,当场化解无风险的列为蓝色低风险,一个月回访1次、上级部门指令及需移送其他部门进一步跟进化解的列为黄色中风险,一季度回访3次、具有重大隐患及重复报警的列为红色高风险,跟进回访半年3次,形成了排查、化解、回访的工作闭环,完善了“警调对接”工作流程。
反诈宣传有新招
“红茶绿茶柠檬茶,借款转账需核查”“苹果芒果火龙果,哄你汇款是恶果”……9月23日,城关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超市,用诙谐幽默、朗朗上口的反诈骗宣传标语向群众讲解反诈常识。
记者看到,群众饶有兴致地朗读着反诈标语,还不忘拍照分享给亲朋好友。
据了解,城关派出所针对不断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推陈出新、别出心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诈萌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交流,将反诈宣传融入百姓生活,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
主动警务解难题
9月19日,城关派出所民警苏亚军和辅警李佩军在走访西街村一户村民时,发现该村民房屋空置,人员不知去向。
了解这一情况后,苏亚军通过大数据平台,联系到该村民,得知该村民长期在外地打工。苏亚军通过“一标三实”平台,标注为闲置房屋,等一季度后再进行走访,节省了警务资源。
城关派出所探索创新社区警务新模式,推行“主动警务”模式,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从群众角度出发,将问题解决在群众身边。同时,广泛发动村居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逻防范、纠纷调处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身边难题。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