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网融合托起“大平安”——康县公安两河派出所主动作为深化网格管理

发布时间:2024-09-29 15:31:21     来源:法治甘肃网

康县两河镇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社会治安复杂。近年来,康县公安局两河派出所主动作为,通过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强纠纷化解、提升服务效能等措施,持续推进“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形成“信息共采、治安联防、平安共创”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加强队伍联建 夯实治理基石

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两河派出所积极向镇政府请示汇报,建立健全了《“警网融合”工作职责》,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各社社长、双协员及热心群众担任网格员,按照网格员与社区民警“1+1”共同管理的模式,深化推进基础信息采集、法律政策宣传、治安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达到“1+1>2”的治理效果,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石。

构筑安全防线 保障群众安全

今年7月中旬,两河镇连降暴雨,为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两河派出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管理机制,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开展安全巡查活动,及时排查河道、路面、房屋等各类安全隐患,对发现存在隐患的路段,及时摆放安全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行人注意安全,并切实加强对周边河道的监测与预警,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护网。

发挥前哨作用 及时化解矛盾

今年8月23日,接到网格员反映群众吴某某多次阻挡通村公路施工、引发矛盾纠纷的警情后,两河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网格员、双协员赶赴现场,以讲情、说法、论理方式进行调解。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德法教育,吴某某同意施工队在不影响其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施工方也承诺做到文明施工。
随着“警网融合”工作的纵深推进,“有事找网格员”逐渐成为村民的共识和习惯。如今,网格员与社区民警充分发挥“前哨”作用,成为村民身边实时待命的“办事员”和“调解员”,让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状态、化解在细微之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确保了家庭和睦、邻里和气、社会和谐。

贴心便民服务 解决急难愁盼

“感谢民警为民办实事!”近日,两河镇马坝村村民王某某将一面锦旗送到两河派出所,感谢民警为其妹妹赵某某补录户口。
信息采集时,网格员发现辖区群众赵某某于2005年离家外出一直未归,其丈夫将其户口注销。当赵某某再回到家乡时,由于无户口无法享受惠民政策,遂向社区民警反映求助。为尽快帮赵某某落实户口,民警多次上门补录材料,仅仅几天时间,就帮其补录了户口。 

两河派出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开展田间警务、背包警务、救助服务,并对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既提高了便民服务水平,也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