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公安:“警务背包”把服务背到群众家里

发布时间:2024-09-23 10:29:09     来源:法治甘肃网

  一本警务记事簿、一叠法律宣传册、一沓警民联系卡…… 这些物品整齐地放置在清水县公安局18个派出所社区民辅警的“警务背包”中。这个小小的背包,犹如一个“百宝箱”,承载着民情民意,拓展着服务边界,更肩扛着守护担当。

  近年来,清水县公安局积极推出“背包警务”工作模式,将送证上门、入户走访、法律宣传、安全防范、信息采集、矛盾化解等多项工作统统装进“背包”,真正实现了“警务立办、纠纷即解、困难立帮”。这一创新模式,在极大方便社区民警开展工作的同时,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贴心服务。

背起服务,架起警民 “连心桥”

  “你们亲自来我家为我照相,还把身份证送到我手上,实在太感谢了!” 近日,红堡派出所户籍民警第三次来到李大伟家,将办理好的身份证交到他手中。原来,在入户走访时,民警了解到辖区居民李大伟的身份证丢失,而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儿女又都在外地,无法换领新身份证。得知这一情况后,次日民警便携带相机上门为老人拍摄证件照,并第一时间将办好的身份证送到老人手中。

  清水公安将 “送证上门服务” 装进背包,重点为出行不便的老人、残障人士、留守妇女儿童、困难家庭人员以及需帮扶帮教的特殊群体提供服务,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清水县公安局各派出所共开展送证上门服务300余人次,网上受理业务6000余人次,将警务触角延伸至辖区最前沿。

背起责任,织密安全 “防护网”

  秋收农忙时节,贾川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田间地头和集市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生动有趣的反诈宣传活动。民警面对面为群众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特点、种类、危害性及防范技巧等内容,普及反诈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大家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多核实”,同时提醒群众保护好证件信息、手机号码、银行卡等私人信息,树立反诈骗意识,提高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

  把“安全宣传知识”装进背包,无论民警走到哪里,都能从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入手,将安全知识送进学校课堂、送到田间地头、送至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清水县公安局社区(驻村)民警开展各类宣传活动6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单5万余份,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意识,筑牢了安全防线。

背起民生,用心用情 “解难题”

  近日,草川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辖区群众南某养殖的牛群跑进了杨某的万寿菊田里,导致杨某遭受损失。双方因赔偿问题多次商议无果,进而产生矛盾纠纷。了解情况后,民警首先安抚双方情绪,同时邀请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启动“警调对接”机制,面对面沟通协商。民警耐心倾听双方诉求,认真分析矛盾焦点,从情、理、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劝解。经过耐心调解协商,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把“矛盾化解责任”装进背包,强化“警格+网格+综治+社会融合”治理模式,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清水县公安局有效收集社情民意26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1805起,联合综治中心化解628起,全力绘制基层社会治理新“枫”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