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警车和民警就在我们看得见的地方,不管是出门散步还是吃夜宵,都给了我们满满的安全感。”近日,家住民乐县永鑫小区的李先生在烧烤摊前看到正在巡逻的民警时有感而发。
近年来,民乐县公安局洪水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大力实施主动服务、预防警务,针对性开展群防群治,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防范管控效能,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的效果。
做优“中枢大脑”
让警务插上“智慧翅膀”
“永鑫片区有老人走失,请迅速前往现场协助寻找!”
“金地步行街有人酒后发生争执,请社区民警立即前往处置。”
……
发挥指挥室效能,是洪水派出所做强“主防警务”的突破点。近年来,洪水派出所整合各类资源,成立社区警务队、执法办案队、综合指挥室,由骨干民警担任负责人,以指挥室为“中枢大脑”,社区警务队、执法办案队为工作基石,形成“一室牵动两队、两队反哺一室”的工作格局,所有警情由指挥室全程盯办,提升警情处置效能。
在此基础上,依托“两队一室”闭环模式,洪水派出所及时调整巡防区域和时段,为精准大巡防提供依据,为民警开展隐患排查、纠纷化解、安全防范等工作指明方向,实现以最少的警力达到最大的治理效果。
推动警务前移
增进警民“鱼水之情”
“李警官,大家都信你,你肯定能把我们的事处理好。”近日,永鑫小区居民看到社区民警李生光前来,赶紧迎上前拉住了他。
原来,张某和楼上邻居韩某因半夜噪声问题产生矛盾。社区、物业多次调解未果,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社区民警李生光及时进行矛盾化解,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思想疏导、释法明理、协商沟通,当事双方均认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该纠纷最终达成和解。
“辖区群众居住比较分散,过去有一些隐匿的问题不容易发现和得到及时解决,一直是我们的‘挠头事’。”李生光说。
居民大多白天不在家,李生光便利用下班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在“唠家常”“聊聊天”中将社区治安情况了解透彻。
“辖区警情少了,纠纷少了,居民脸上的笑容多了,邻里之间关系更和谐了,李警官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永鑫小区居民李某说。
近年来,洪水派出所积极推动社区民警专职化,将所内40名民辅警警力“沉”到社区,让社区民警的工作模式从“下社区”升级为“在社区”,融入群众,及时发现、化解矛盾纠纷,确保辖区平安,群众满意。
壮大民力之网
撑起安全防范“幸福伞”
调解矛盾纠纷、帮助独居老人、共同开展治安巡逻……在洪水派出所辖区,活跃着这样一支群防群治力量,他们不是民警辅警,却是民警辅警开展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网格员人熟地熟,能够将发现的线索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便于我们及时开展工作,迅速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化解纠纷隐患。”李生光介绍。
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近年来,洪水派出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以“社区联治、纠纷联调、巡防联勤、应急联动”为目标,动员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群体组建群防群治队伍,融入日常基层社会治理。
“群防群治靠大家,能够为辖区的和谐平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十分光荣。”加入群防群治队伍的居民余大姐如是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朱泽林 王世渊)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