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全市公安机关60天内共抓获各类网上在逃人员178名,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9月5日,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了解到,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兰州公安持续加大网上在逃人员追捕力度,网上追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夏季行动以来,兰州公安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按照“全环节梳理案件信息、多系统排查关系人、多维度研判比对”工作思路,完善新机制、创新技战法,全面向网上在逃人员发起凌厉攻势,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科学布局织天网
夏季行动中,兰州市公安局对历年上网逃犯逐个梳理、逐一分析,织密缉捕逃犯的天罗地网。全警牢固树立“科技追逃、信息追逃”的理念,充分发挥信息化、科技化优势,结合大数据技术手段应用精准发力,不断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线索信息,针对性地开展深挖细查、精准研判,科技强警效能凸显。
今年5月下旬,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宁夏海原县潜逃25年之久的命案逃犯徐某在甘肃有活动轨迹,不排除仍在甘肃的可能性,遂将其纳入侦查视野。7月,该嫌疑目标活动轨迹再次出现,侦查民警通过两次线索的关联比对,初步认定该嫌疑目标为徐某,并锁定了嫌疑人活动范围。据此,西固分局抽调警力围绕其活动地周边秘密开展排摸工作,并根据排摸线索通过大数据再次筛查,进一步核实嫌疑目标就是徐某。近日,民警在兰州市一民房内发现嫌疑人,通过数小时的法律普及和政策宣讲,嫌疑人最终放下心理包袱,承认了其真实身份,供述了25年前因琐事将王某捅伤致死后潜逃的犯罪事实。
勠力同心克难关
近日,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在日常研判过程中发现,瓜州县一男子与新疆新源县公安机关2003年1月上网追逃的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犯罪嫌疑人马某高度相似。经大数据手段全量研判分析,民警确定该人员身份信息以及准确位置,后层报兰州市公安局、省公安厅,并与瓜州县公安局做好信息对接。随后,瓜州县公安局根据七里河分局提供的线索信息,在酒泉市一牧场内将马某抓获。经审讯,马某对2002年12月31日在则克台镇某铁矿将周某伤害致死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夏季行动以来,兰州公安全警动员、全警参与、全警行动,针对性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深化建立信息共享、线索核查、联合抓捕等新机制,进一步形成合力,有效强化提升了追逃工作质效。
真情感化促投案
夏季行动以来,兰州公安充分营造舆论氛围,把潜逃境外逃犯作为劝逃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亲情规劝和法律宣讲,让逃犯感受到无处可逃和无处可藏的巨大压力,同时让逃犯认识到唯有自首方能获得宽大处理和精神解脱。
近日,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在办理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中,主犯彭某利、杨某强于2019年5月偷渡境外。办案民警在原工作基础上,通过关系拓展,发现杨某强与其表弟段某有联系,遂联系段某并反复宣讲法律政策,让其规劝杨某强回国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经段某劝说,杨某强明确表示要投案自首。杨某强在决定回国自首期间,不断劝说同案犯罪嫌疑人彭某利一同回国投案,彭某利表示同意。后两名在逃人员由云南磨憨口岸入境,向办案单位自首。杨某强到案后,办案单位趁热打铁,让其以实际行动争取宽大处理,经办案民警教育感化,杨某强同意继续劝说同案其他在逃人员回国自首。经杨某强劝说,同案在逃人员马某锐、罗某平在西双版纳州打洛口岸入境,向办案单位自首。
至此,该案已有4名犯罪嫌疑人,经办案民警劝返,回国自首。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