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守护 共筑华章】“望闻问切”夯实主动创稳底板——漳县公安武当派出所化解矛盾纠纷的有益探索

发布时间:2024-08-18 09:28:05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我们充分运用‘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起,开展服务群众30次,了解社区民意40场次……”8月15日,漳县公安局武当派出所所长席宝强向“忠诚守护 共筑华章”——甘肃公安机关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大型融媒系列采访活动采访团介绍基层警务工作时说。

  今年以来,武当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提出并灵活应用“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抓经常,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关口前移,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同时,扎实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群众在路上”等活动,和谐了警民关系,提升服务质效,有效夯实主动创稳底板。

(WAQEY 忠诚守护 共筑华章  配图(34388526)-20240818092756

8月15日,武当派出所民警走访入户排查矛盾纠纷。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摄

“望”在先、走在前 做到心中有数

  今年1月13日,武当派出所辖区某村村民李某某酒后在家耍酒疯,摔东西的同时辱骂其丈人和丈母娘。这一幕恰好被走访入户的社区民警发现,民警立即调解。随后,汇报武当乡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入户走访,开展家属情绪疏导等工作,严防发生极端案事件。

  “结合辖区矛盾纠纷实际,我们派出所加强与综治、司法和各村社的沟通、衔接、配合,通过对近年来在案件办理、警情处置、人口管理等方面的重点人和事认真梳理,及时掌握具有预警性、苗头性、倾向性的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心中有数。”席宝强说,对发现矛盾纠纷逐一梳理建档、全程跟踪、及时管控,努力做到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

“闻”在常、多形式 做到及早发现

  武当派出所结合社区警务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维护等工作,深入开展“服务群众在路上”等专项活动,倾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难心事。

  民辅警通过发放警民连心卡、拉家常、聊琐事等方式,与群众交心谈心,让他们敞开心扉、打开心结,毫无顾虑地将自己长期积压的不愿讲、不愿说、不愿调的一些隐藏性矛盾纠纷说出来,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早化解。

  今年7月22日,武当乡李家河村的邓某甲和邓某乙因田间地头行路问题和部分庄稼受损一事闹得不可开交。武当派出所社区民警得知情况后,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办公,对双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纠纷成功化解。

(WAQEY 忠诚守护 共筑华章  配图(34388525)-20240818092800

8月15日,武当派出所民警向群众解释户籍业务。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摄

“问”在勤、动真情 积极排忧解难

  “派出所的民警宁可跑断两条腿、磨破一张嘴,也要把我们的事情办好,谢谢你们,我很感动!”8月15日,提及派出所民辅警之前对他们一家的帮助,武当乡李家河村上社村民李双成竖起了大拇指。

  在工作中,武当派出所社区民辅警积极与辖区群众沟通交流,甘愿当群众的“好听众”和“倾诉桶”,用心听取群众的“心情”和“隐情”,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活动30件,服务群众40余人,赢得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切”在准、找关键 彻底解决问题

  据席宝强介绍,在矛盾纠纷调处中,武当派出所坚持“为民而思、为民而立、为民而行”的理念和“就近就快”化解的原则,找准矛盾切入点,抓住问题的关键,针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方式,分类分级快速调处。对当场能够调解的,坚持快调快处,尤其是针对婚恋纠纷和家庭矛盾纠纷,及时对施暴者开具《反家庭暴力告诫书》,防止家庭矛盾再次反弹和升级,快速切断矛盾纠纷根源。

  同时,对重大的、暂时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认真分析后形成分析研判报告,及时报送漳县公安局和武当乡党委政府,上下联动、联调、联处,确保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据统计,今年以来,武当派出所向乡综治中心推送各类矛盾纠纷线索26条,并对推送的矛盾纠纷全部进行了回访,打通了矛盾“症结”,解开了群众“心结”。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