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康县公安局岸门口派出所坚持全警投入,全天值守,全面覆盖,紧紧围绕基础管控、法治宣传、服务群众等多项举措,持续推进“铁脚板+”行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用真情体察民意。
“车巡+步巡”保护群众安全
“今年的水稻长势好,丰收在望呀,但是电信诈骗也要注意防范,有什么需要及时联系我们!”近日,民警巡逻路过52农场时,对正在辛苦劳作的群众再三叮嘱。
民警采用“车巡+步巡”方式,深入村社田间地头、52农场、朱家沟景区开展巡逻,排查安全隐患,督促落实各项安保措施,指导安装视频监控和国家反诈APP,全力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民警工作做得太细致了,服务都送到家了,他们不但帮我协调办好了相关证件,还很关心鸡场的安全,提醒我科学用水、用电。”52农场养鸡场负责人朱守强说,“前几天,有个骗子发来短信,说要给我退款,让点他们发来的链接,因为之前民警给我讲过反诈知识,我才不上当呢!”
业务咨询方便群众办事
每到傍晚,民警充分利用群众闲坐乘凉之际,点对点、面对面宣传防电诈、防火防盗、禁毒禁赌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并在宣传即将结束时,现场提供公安业务咨询服务。
“安警官,驾照到期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啊”“赵警官,在外打工的亲戚让帮忙开一份无违法犯罪证明,怎么办理”……面对群众的询问,民警一一给予答复。对于像“无违法犯罪证明”、五小车辆到期检审验等能够从网上办理的业务,民警都会现场手把手教会群众使用“甘肃公安微警务”小程序、12123APP等,让困扰群众的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调查核实为民解难题
“感谢你们,为孩子及时上了户口,这下孩子就可以上幼儿园了。”李某一边将锦旗送到民警手中,一边表示由衷的感谢。
近日,岸门口派出所民辅警在进村入户时了解到许家河村上峡社李某夫妇收养的一名小孩已满2周岁,但至今没有户口,平日里其他孩子接种疫苗、看病等都能轻松办理的事情,却成了他家最大的难题。得知情况后,驻村民辅警沈彬、李巍迅速开展调查,走访其亲属邻居核实情况,最终为李某夫妇的孩子办理了户口登记。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岸门口派出所通过深入开展“铁脚板+”行动,全面了解群众心中所思所想、所急所难、所求所盼,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入户走访消除安全隐患
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岸门口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每天除值班人员外,全体民辅警背起警务背包,全天候进村入户,核查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各类治安管控要素,收集掌握社情民意。同时,深化开展“交所合一”工作,把报废车、驾驶人注销当作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临检,报废车辆,逾期未换证等集中发力,面对面做工作,点对点宣传教育,督促办理报废车摩托车、报废低速货车、驾驶证注销等,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