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拨又一拨游客,慕名来到会宁县的红色旅游景点,踏访红军长征的足迹,重温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聆听当年三军会师的伟大壮举……
当好“红色哨兵”,做优“旅游警务”。会宁公安机关以“红色警务+”为抓手,以深化平安景区为主线,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根本,全力构建“零距离服务游客、全时空守护平安”的“旅游警务”新模式,努力用民警“辛苦指数”换取游客“幸福指数”。
站好一班岗 做好“贴心人”
“各位游客,请保管好随身物品,照顾好身边的老人和小孩,有需要帮助的游客随时可以前来求助……”在会宁的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门口,都能看到公安民警的身影。
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为更好服务游客,会宁公安交巡警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与景区、社区联动,及时受理、解决游客的求助、投诉。同时,定期检查景区安全设施,向游客宣讲安全知识,让每一个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会宁公安深耕“服务警务”,立足游客需求,拓展延伸服务管理“触角”,按照“服务跟着游客走、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实行错时工作制,以“流动警务”的形式打造“1、3、5分钟”便民“服务警务圈”。
“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游客安全,就是我们驻守的最大意义。”会宁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副大队长臧徐涛说,我们强化安全宣传,严查交通违法,对不文明或危险行为及时进行劝导,全力为景区和游客提供安全贴心的保障服务。
守护平安路 拧紧“安全阀”
“请将您的车开走,不要在道路上停车。”“停车场是免费的,里边有空的车位,不要将车辆堵在入口。”自进入旅游旺季以来,会宁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着力强化路面巡逻,善意提醒着前来会宁打卡旅游的游客。
每到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在会宁一中十字路口人行天桥下,迎风挺立的形象岗亭上,会宁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的警察笔挺有力地挥手保畅,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规范有序、和谐通畅,成为会宁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给城市注入了几分魅力。
会宁公安局交巡警大队针对道路交通环境特点和人流车流高峰特点,采取错时勤务、接力整治等方式,组织警力加大交通管理密度,强化路面交通疏导,重点抓好景区周边路段的管理,督促长途客车、面包车等车辆乘客全程系好安全带,督促景区车辆规范停放,引导群众科学规划出行路线,有效避免景区路段长距离、大范围拥堵情况发生,进一步提升旅游旺季道路交通安全指数,全力维护景区交通秩序。
暖心护平安 筑牢“防护网”
“北城中队巡逻组请注意!有游客试图翻越汉唐街邻水安全护栏,存在安全隐患,请尽快进行劝导。”这是今年会宁县元宵节焰火晚会期间发生的一幕。针对节假日游客人流量大等现实情况,会宁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全面强化景区治安防控,依托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异常,并第一时间指派巡逻民警前往处置,经过及时劝导,游客果断制止了危险,避免了意外的事件的发生。
每到节假日,会宁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全体人员全面实行一级勤务,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和民警值班备勤制度,严格落实重大情况请示报告和每日信息报告制度。同时,合理安排足够警力在岗在位,及时指挥协调,加强动态调度,合理增派应急机动警力,严格落实快速响应处置,确保第一时间能应急、快处置、打胜仗。切实让广大游客切身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安全触手可及。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