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 护苗成长
——武威市公安机关多举措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通过讲座,让我学会了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也让我明白了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预防违法犯罪,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近日,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分局宣武派出所民警为凉州区祁连路小学的学生讲解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后,六年级的王同学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武威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坚持源头管理、治安整治、违法打击、宣传教育一体推进,当好“引路人”,筑牢“防护墙”,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6.08%,预防治理效果明显。
从“防”入手 防患未然
武威市公安局成立打击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持续攻坚推进。全市基层公安机关加强日常工作排查,第一时间发现并掌握可能影响校园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涉校涉学矛盾12起。督促学校完善内部责任体系,健全门卫、保安工作制度,完善门卫登记台账,堵塞“人防、物防、技防”漏洞,督促学校配备防暴盾牌、防刺服等设备设施,守好校园“入口关”,提高应急反应和防范打击能力,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以“治”固本 深化治理
公安机关通过常态化执勤巡逻强防范,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高峰护学”,共设置“护校岗”814个,常态化开展学生活动重点场所巡逻防控,全力维护校园外安全。
同时,联合教育、市场监管、文化、城管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检查力度,排查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乱点30处。
以“惩”清源严打整治
全市公安机关严格落实办案责任,强化本地未成年人犯罪动态警情监测、串并及侦查打击,严防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化、扩大化。严厉查处现发案件,积极营造公平正义、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充分运用多种侦查手段,严厉打击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故意伤害、打架斗殴、拐骗性侵等违法犯罪活动,快处快查涉校警情,快侦快破涉未成年案事件,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以“教”增效 多维防控
全市公安机关依托“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协助辖区中小学建立系统完善的未成年人性教育、毒品预防等课程,将反霸凌、反暴力、反诈骗、反邪教等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以法治课堂、教育讲座、禁毒预防、应急演练、“开学第一堂课”等形式,开展常态化的法治教育,大力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组织全市旅馆业、网吧业业主召开治安管理培训会2次,严格落实“五必须”制度,签订承诺书150余份。借助节假日有利契机,积极开展防拐卖、防欺凌、防电诈、禁黄赌毒等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和安全观。辖区派出所民警深入各中小学开展预防校园暴力知识培训30场次,切实提升在校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