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峦叠翠,风景如画,夏季的康县王坝镇成为享誉省内外的旅游打卡地。为了给广大游客营造平安有序的治安环境,康县公安局王坝派出所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以“警务围着景区转、警力围绕游客转”为抓手,不断擦亮“旅游警务”品牌。
民警化身导游指点迷津
“警察同志,他们表演的是啥节目?”“这是棒棒鞭表演,棒棒鞭又称霸王鞭,俗称打钱串子、打花棍,是康县南部流传的民间歌舞。”
“公安民警不但会办案,还对民俗文化很了解,给你们点赞!”听了民警的解说后,游客满意地竖起大拇指。
“民警就是导游,队伍就是风景,管理就是服务,宣防就是守护。”为擦亮“旅游警务”品牌,王坝派出所要求民辅警对景区道路、环境、餐饮、住宿、景点特色、人文历史等,做到了然于胸,向游客准确提供向导信息,做游客的“活地图”和“百事通”。
动态巡逻确保游客安全
“警察同志,我的孩子走丢了,请求帮忙找找。”“五一”假期,一位在大水沟游玩的外地游客拦住正在巡逻的民警着急地说。民警立即询问孩子身份信息和走失地点,并第一时间在村警网格群发布寻人启事。很快,民警接到村民电话“家里突然来了一个小孩,正哭着找妈妈呢。”随后,民警带领游客将孩子安全接回。
每到节假日旅游高峰,王坝派出所依托何家庄、大水沟两个村警务室,组织民警和双协员、义警、网格员组成巡逻队动态排查景区安全隐患、疏导景区交通、化解旅游纠纷,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
警务室为游客贴心服务
“老伴身体不好,能不能倒一杯热水?”一对外省老年游客来到何家庄警务室向民警求助。“赶紧进来坐下。”民警一边招呼一边给老人递上热水。
“警察同志,能不能把东西寄存在这儿?”“能,做个登记,记一下值班民警电话,随时来取。”民警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两位外地老人的好评。
“派出所以‘平安景区’创建为目标,在传统型景区警务工作中加入特色元素,进一步创新勤务模式,为游客提供寄存行李、失物招领等服务,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让游客玩得开心、游得安心。”王坝派出所所长崔荣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