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6月11日,甘肃公安发布高考后预防招生诈骗提醒,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在等待录取期间谨防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行骗、混淆教育形式蒙骗、谎称“低分高录”哄骗等种种诈骗伎俩。
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行骗。考生在等待录取期间,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表示自己可以在录取过程中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帮助,诱骗家长“慷慨出手”。遇到此类套路,家长要清楚,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照考生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投档,不可能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
混淆教育形式蒙骗。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普通高校招生与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等不同招生类型,拿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的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一般普通高校招生章程会注明招生学校的校址、办学层次、办学类型、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等重要信息,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查阅,避免上述混淆概念的欺骗手段。
谎称“低分高录”哄骗。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低分高录”骗取考生家长钱财,声称有办法让不够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批次院校。录取工作中,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有关政策,不录取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除了国家和考生所在省份规定的照顾政策外,没有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此外,不法分子还以“强基计划”“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为幌子行骗,利用所谓“预科生”进行诈骗等情况。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高校均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布了特殊类型招生章程,获得资格的考生均在该网站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具备录取资格。同时,除了省教育考试院外,没有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可以办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手续。我省考生只有经过省教育考试院办理正式录取手续,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学籍,毕业时才能获得普通高校的学历文凭证书。
甘肃公安特别提醒:
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报名号和考生号告诉别人。在之后的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