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实现预警预后被骗率为零 ——通渭公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4-06-13 22:17:23     来源:法治甘肃网

逐一见面、逐一反馈、逐一回访……今年以来,通渭县公安局强化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预警见面劝阻工作,高效发挥机制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拦截劝阻金额100余万元,反馈率100%,见面劝阻率100%,初步实现资金预警预后被骗率为零,推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取得新成效。

明确职责任务 靠实预警责任

通渭县公安局反诈中心与基层派出所上下联动,第一时间全量预警,采取“点对点”精准劝阻,提高预警劝阻的时效性,切实保护群众财产不受损失。

为降低预后被骗率,通渭县公安局组成预警反制专班,安排民警24小时协同各派出所开展资金预警工作,形成“7×24小时”预警工作机制,切实将预警指令逐条落实到位,并对预警对象名下银行卡开展保护性止付措施。全县20个派出所,组建以社区民警为主的专职队伍,充分发挥派出所社区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收到的各类预警严格按照要求建立预警劝阻工作台账,落实一人一档工作制度。对经核实预警对象不在本辖区的及时移交外地公安机关开展见面劝阻,传好预警劝阻“接力棒”。

2月17日,通渭县公安局接到预警指令,预警对象张某已向涉诈账户转账2000元。收到指令后,反诈中心民警立即电话联系当事人并通知辖区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最终让张某避免经济损失4万余元。

强化预警宣传 提升防护能力

“感谢警官,要不是你们及时劝阻,恐怕这次我损失大了。”4月24日,通渭县公安局接到紧急高危预警指令,预警对象已向涉诈账户转账2.2万元。收到指令后,反诈中心民警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对方拒接,随即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开展上门劝阻,发现其在一虚假网站上购买期货、股票等,正在四处借钱准备完成8万元的“任务”后提现。通过民警的耐心劝导,预警对象意识到自己被骗,并保证不向骗子转账。

通渭县公安局坚持预警为先、宣传为重,全力以赴开展预警见面劝阻工作,切实落实主防责任。对预警线索深入挖掘,及时对潜在受害群众采取“电话访问、短信提示、视频连线”等方式精准开展预警劝阻,为见面劝阻等工作争取时间,最大限度阻止群众资金流出。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明确预警指令要求,细化公安机关和商业银行有关工作的时效、流程、职责等内容,迅速开展保护性止付,推动实现被骗资金“拦得住、追得回、返得了”。落实预警宣传“回头看”,对每一条预警信息紧盯不放,对所有见面劝阻对象定期回访,确保不发生二次被骗。

强化复盘升级 巩固预警成效

通渭县公安局制定下发《关于规范做好预警劝阻工作的通知》,坚持“督导+考核”,通过周例会对未及时处置、劝阻不到位、劝阻失败等情况通报。全面落实“一案一复盘”机制,对全县资金预警考评末位、发案率较高的派出所领导问责追责,全力倒逼落实,切实减少预后被骗。同时,按照“市局主导、区县主战、技术支撑、派出所主防、捆绑作业”的打防新机制,坚持奖惩并举,并将反诈预警劝阻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组织反诈、督察、治安等部门警种常态化对工作开展巡查,以强有力的奖惩问责机制推动预警劝阻工作见成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