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发布3类涉高考常见骗局

发布时间:2024-06-11 11:30:42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每年的高考结束后,网上总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急切查询分数、查看录取结果等心理,伺机诈骗。为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辨别真伪,省公安厅整理发布了3类涉及高考常见骗局,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谨防上当受骗。如遇诈骗,应立即拨打96110报警。

“提前查分”骗局

高考结束后,一些考生及家长的手机上会收到类似“高考查分”的短信。此时请注意,凡是00或+号开头的短信,都是境外号码,看到此类短信请一律删除,这是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群发的带有钓鱼链接的虚假查分网址,受害人一旦点击链接,输入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卡上的钱便会被洗劫一空。

甘肃公安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高考查询分数请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和查分网址,同时请大家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让查分环境多一层安全保障。

“提前批录取”“特长生”名额诈骗

为了孩子能上一个更好的学校,拥有更好的前程,一些家长可谓是操碎了心。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或一些网站看到,类似“特殊门路”入学的广告,其中仅报名填写信息或缴纳部分费用,就能在录取路上“开绿灯”的条件,难免让人心动。一旦相信此类信息,就落入了诈骗分子布好的陷阱当中。诈骗分子会以缴纳保证金、名额费、占取名额为由,诱骗受害者不断转账,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甘肃公安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一定要记得,正规高校招生及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要求缴费才能有录取资格的,一律都是诈骗!如有疑问,可联系正规高校招生办咨询具体招生政策。

“冒充招生办”来电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学校招生办老师打来电话,称需要学生提前将住宿费、学费、教材费等一系列费用,转入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内,甚至搭建了虚假收费网站,进入网站页面后与学校官网基本一模一样。此时,便有学生或家长信以为真,将学费转给对方。

甘肃公安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切忌将录取通知书等个人信息展示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以防被有心之人利用。如若接到自称是学校老师的来电,请登录报考学校官方网站,查询招生办电话再三确认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