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和县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有不法分子在小区内张贴涉诈小广告,导致不明真相群众被骗。接警后,该局合成作战中心立即展开研判、分析、排摸、抓捕,不到2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今年以来,西和县公安局应势而为、乘势而上,紧密结合西和“乞巧之乡”地域文化特征,打造出了巧脑速反、巧思妙援、巧应稳处、巧侦快办、巧策共治、巧心护航、巧护随行为一体的“七巧”警务新模式,实现现代警务效能跨越式提升。
高效指挥智慧赋能
激活快速反应“神经元”
“巡逻组,云华街有群众晕倒在路边,请前往处置。”西和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迅速在“情指行”平台调动街面巡逻警力,不到2分钟民警就到达现场救援。警情、警力、警车“一张图展示、可视化指挥、扁平化调度”,是西和县公安局科技化在实战中的应用场景。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如何提高破案速度,真正实现“秒级响应”,高效指挥和智慧赋能是关键。西和县公安局以党建为引领,紧抓合成作战这一龙头牵引作用,以新版警综强大的数智工作为依托,在做强“指挥”和做敏“感知”上下功夫,强化数据运用和前端感知,让“巧脑”高效指挥,让“巧思”赋能实战。
快速反应一体联动
迈进稳处快打“快车道”
阵地前移、警力前倾、快速反应、稳妥处置、高效执法,是“七巧”警务新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接警后,我们通过‘情指行’平台和4G执法记录仪,就可以对是否增派警力进行科学研判,这也是我们‘七巧’警务新模式中‘巧应’处突和‘巧侦’快办的优势所在。”西和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赵子为说。
为提升全县治安防范水平,西和县公安局在城区案件高发区域建立了6个警务工作站,同时在城区高效运行巡警、交警、社区民警“三警融合”工作机制,在乡镇持续深化“交所合一”工作机制,整合公共视频等资源,实现了社会面治安管理“点线面”全覆盖,构建了突发案事件“一点爆发、多警响应、就近处置、高效协同”的巡防处一体化警务模式,形成了“动静结合、内查外堵、天罗地网”的立体化层级社会治安防控格局,推动打防管控工作逐步迈向“快车道”。
巧心为民贴近群众
摁下服务民生“快进键”
“太感谢你们了,正愁着哪天去派出所办证呢,你们就上门服务来了。”85岁的王奶奶感激地说。5月30日,石堡派出所民警刘艳妮开展上门办证服务,这也是她今年上门办理的第72张证件。
为提高为民服务效率,西和县公安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加快推动“一窗通办”建设,将治安、户政、交通、出入境等高频服务事项集成到派出所“一窗受理、综合服务”,全面提升公安政务服务“联、通、办”能力,减材料、压时限、优流程、提效率,根据群众办事规律开通绿色通道,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把办证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努力把“巧心护航”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前端防范内外联动
开启化解风险“加速度”
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是西和县公安局全面运行“七巧”新警务模式取得的成果。
今年以来,西和县公安局把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能的有力抓手,推动派出所工作由“被动警务”向“主动警务”转变,筑牢派出所主防根基,推动基层平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5月底各类案件保持下降态势。
警情是反映全县治安状况的“晴雨表”。西和县公安局紧抓“巧策”共治、“巧护”随行策略,在协同共治和化解风险上下功夫,前端防范、内外联动,开启化解风险加速度,全力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