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群众平安获得感
一一静宁城关派出所深耕主防警务多元调处纠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近年来,静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耕主防警务,延伸警务触角,多元调处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居民群众的平安获得感不断增强。
激发多元治理新动能
“我们接受调解结果,现在大家可以安心种庄稼了。”近日,在义警队队员的耐心调解下,一起土地纠纷成功化解,邻里双方握手言和,冰释前嫌。
为了依靠群众,将矛盾纠纷消弭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城关派出所吸收各行业治安积极分子组建了多种类型的义警队,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作用,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扩大治理半径,提升治理效能,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转变。
“没有群众基础是干不好调解工作的。”城关派出所指导员吕应忠介绍,自义警队成立后,辖区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开展得顺畅多了,派出所将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激发多元治理新动能,推动工作从“以打为主”向“以防为先”转变、从“防范发案”向“防范风险”延伸,全力夯实主动创稳根基。
5月27日,城关派出所在辖区学校开展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活动。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摄
释放“主防”最大效能
“要转变思路,实现从被动等警情到主动送服务的转变。”这是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座右铭。城关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综合考虑重点人、地、事、物、组织等要素划分警务区,定岗定责配备专职社区民警,下沉到自己的“责任田”,了解社区基本情况、掌握社情民意、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等各项工作,筑牢派出所主防堤坝,释放主防最大效能。
在社区警务工作微信群内,派出所要求群内所有成员实行实名制,对有关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异常情况、举报投诉等,均可在群内反映,民警一一做出回应,并及时跟进解决。
2023年9月,辖区一位老人走失,民警迅速在微信群内发动大家一起寻找,经过共同努力于当晚22时许将老人找到。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今年以来,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化解率达98%。
筑起全民反诈良好格局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凡是冒充客服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凡是要求提供验证码、卡号退款的都是诈骗……” 今年4月8日,正在逛农村节会的村民王大爷拿着反诈宣传单乐呵呵地说,派出所推出的防诈提示太实用了,简单明了,容易接受,如果遇到提示里说的这些,就知道对方是骗子了。
为不断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和能力,城关派出所不定期上门发放宣传海报、张贴反诈提示单,并利用逢集、节庆等活动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力争实现反诈常识人人知晓、反诈活动人人参与,构筑起全民反诈的良好格局。
“今年以来,民辅警进村入户反诈宣传,引导群众下载反诈APP,并联合治安户长、联户长等推送反诈知识,高强度的宣传防范,实现了电诈案件零发案。”城关派出所所长杨永祥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