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根基护平安
——天祝公安推进“一村一辅警”建设显实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自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以来,天祝县公安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积极探索“3+N”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推动“一村一辅警”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县189个行政村(社区)“一村一辅警”实现全覆盖,彻底解决基层治安防范力量不足问题,实现治安力量延伸到村、触角到户、服务到人,以“基础实”赢得“百姓安”。
民辅警用脚步丈量基层平安
天祝县公安局政委郭金英告诉记者,该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动“一村一辅警”工作提质增效,培养驻村辅警成为了解社情民意的“千里眼”和“好帮手”。将派出所民辅警全部下沉村组,转变服务理念,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撸起袖子,走到群众身边,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构建起“群众工作便民化、纠纷调解高效化、治安防范立体化”工作格局,辖区治安防范、打击、管控成效渐显,实现了警情下降、纠纷化解有力、服务优质高效的目标。
今年以来,全县公安机关开展基础信息数据采集、更新、维护20914条,重点人员走访700人次,救助群众60余人次,第一季度农村刑事、治安警情较上年度同比分别下降18%和20%。
“3+N”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天祝县公安局积极探索“3+N”(“3”即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辅警、人民调解员,“N”即汇聚多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派出所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深入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充分发挥驻村辅警“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通过“一站式”纾解、“一张网”联动、“点对点”应答,跑出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加速度”,实现基层治理共建、民情信息共享、风险隐患共排、矛盾纠纷共调。
“3+N”工作模式让警情第一时间得到处置、纠纷第一时间得到调解、求助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搭建起派出所与村干部、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夯实基层主动创稳底板。今年以来,通过“3+N”工作模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86场次,化解率达97% ,切实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真闭环”“不反弹”。
以宣促防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今年春耕期间,炭山岭派出所驻村辅警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反电诈、禁毒、交通安全等法律知识宣传,增强群众尊法、学法、知法、守法意识,推动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
天祝县公安局按照“调防结合、防范为先”工作理念,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要求驻村辅警进村社、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户,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推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筑牢平安稳定防线。同时,该局围绕驻村辅警工作职责,重点对其培训公安业务、勤务、法律、消防、禁毒等知识,针对不同素质的驻村辅警,开展岗前培训、骨干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实现辅警队伍素质的总体提升。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