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发布时间:2024-05-19 09:49:07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现如今,不少大学生都会在网上寻找兼职,这也给一些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当你以为找到一个足不出户、用手机接单、按条结算、日入百元不封顶的兼职时,殊不知这都是骗子的圈套,这就是典型的刷单诈骗。5月18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市民群众注意防范刷单刷信誉类、贷款办卡类、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冒充“公检法”类等四类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刷单刷信誉类
  近日,大学生小陆在校期间,想赚取一些日常的生活费,浏览了一些兼职网站后,留下了自己的求职信息,没过多久,小陆便接到了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某新型互联网公司人事部”的电话,称该公司缺一批数据员,足不出户使用手机即可完成任务,轻松便能赚取百元费用,非常适合学生兼职。小陆被拉入一刷单兼职群看到很多人晒出自己佣金信息,便信以为真,根据对方发来的操作步骤进行刷单。开始收到了一些佣金,随后对方称可以提升操作等级,等级越高佣金越高,每单需要先行垫付3000—5000元,每次可获得200—500元的佣金。小陆便多次使用借贷平台借出资金垫付,提现时发现无法提现,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双眼,时刻谨记网络刷单都是诈骗;一定要通过正规招聘渠道求职,求职过程中守好个人信息安全。
  贷款办卡类
  近日,陈先生上网时看到一则贷款广告后下载“某借贷APP”,在注册登录后显示其有15万元的额度。陈先生填写了个人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提现时显示因操作错误导致资金冻结,“客服”称由于其没有进行身份认证,无法提现。陈先生按提示将自己其他银行卡内的资金转入一张银行卡内,并将这张银行卡的信息及验证码输入在对方发来的链接内,结果却收到银行卡内的资金全部被转走的短信。陈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凡是在贷款发放前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费、刷资金流水或者索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如需贷款请到正规银行及金融平台办理。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
  近日,学生小董在用其母亲手机玩游戏时,有陌生网友私信称只要D学生帮忙购买几张购物卡便送其限量版游戏皮肤。小董添加对方为好友后,下载了某购物APP,并登录对方提供的账号,进入代付订单后分别支付了两笔订单4万余元,又按照对方要求删除APP。小董母亲回家查看手机后,发现转账短信,询问小董后立即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游戏皮肤赠送,不可相信!家长对孩子玩游戏的行为要进行监督和引导,防止孩子沉迷其中。
  冒充“公检法”类
  近日,马女士接到自称“某外地公安局”的陌生电话,称其名下银行卡涉嫌洗钱案,涉案资金非常高,让其配合调查,否则会坐10—15年牢。马女士信以为真,对方称让马女士去“某外地公安局”查询名下所有银行卡,如果无法到达,可以在电话里提供银行卡验证码和密码。马女士在对方诱导下将验证码、取款密码告知对方后,发现账户上的5万元被转走,对方让其继续在两天内筹款10万元。马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公检法”机关不会在电话和网上办案,也不会要求转账,一旦接到提及银行卡、安全账户、验证信誉度、转账等要求的电话要立即挂断。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