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平安更加可见可感可触——酒泉公安能动履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4-04-30 15:39:58     来源:法治甘肃网

  一个个暖心警事,一幕幕感人瞬间,汇聚成一道道靓丽的风“警”线。今年以来,酒泉市公安机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体民辅警主动作为,务实举措,能动履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推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夯实主动创稳底板,群众平安获得感明显增强。

稳定为基

系牢基层治理“平安扣”

  “请大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照顾好老人和小孩,注意自身携带的随身贵重物品……”前不久,在酒泉市乡村旅游启动仪式现场,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金佛寺派出所民辅警穿梭在人群之中,大力开展巡逻执勤任务。全市交警部门借游人赏花之际,组织民警向游客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酒泉市公安机关立足职责定位和辖区特点,树牢“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导向,结合警务模式特点和实际,聚焦动态管控,全面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实现“一区一警两辅”“一村一辅警”配备率全面达标,最大力度把警力摆上街面、压向一线,以车巡、步巡、武装巡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社会面见警率、管事率,使“平安”二字变得更加可见、可感、可触。

调解为实

奏响矛盾化解“和谐曲”

  “谢谢警察同志,你们的耐心调解化解了我的债务纠纷。”近日,当事人王女士向瓜州县公安局广至派出所民警表达谢意。王女士和谢某因为债务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广至派出所接警后,立即派警赶赴现场调解。处警民警组织村社工作人员召开“板凳会”,从法、理、情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一致协议。

  酒泉市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梳网清格除患”专项行动,围绕婚恋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资纠纷等重点问题进行全面细致排查,及时掌握和排查辖区内潜在性、苗头性矛盾纠纷线索,针对性制定措施,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推动风险隐患源头化解、动态清零。

  同时,全市公安机关会同司法行政、民政等部门,建立覆盖全域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网络,实行“三调”融合,确保矛盾纠纷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便民为要 

架设服务群众“连心桥”

  “太感谢你们了,不但上门为我儿子办理证件,现在又为我们送证上门。”王大爷拉着民警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近日,玉门市公安局下西号派出所民警在走访入户时了解到,王大爷的儿子因身份证过期,无法正常领取国家补助。考虑到王大爷的儿子身患残疾、行动不便,民警立即回到派出所携带设备上门采集照片、信息。不到一周时间,就为王大爷的儿子办好了新的身份证。

  酒泉市公安机关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打造为民、便民、亲民、利民的户籍窗口,最大限度简政便民,实现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指尖办、随时办。同时,推行延时、错时、预约、主动上门服务等举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搭建立为民服务“连心桥”。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